北京大学课件(PPT 101页).ppt

  1.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大学课件(PPT 101页)

博士后 在站人数152人 1986年始累计招收人数465人 累计出站人数294人 1997年进站人数72人 1997年出站人数50人 外国留学生1026人(来自66个国家) 博士生115人 硕士生180人 本科生356人 普进310人 高进49人 研究学者16人 教职工总数7050人(女教职工3119人) ?? 院士(两院)30人(女院士4人) ?? 博士生导师530人 ?? 教授830人 ?? 副教授801人 ?? 专任教师2170人(女教师618人) ?????????????????????????????????????????????????????????????????????????????????????????????????????????????????????????????????????? 地址:北京大学南阁 注:现临时办公地点在北大临湖轩 香港中文大学驻北京大学联络处 北京大学法学院 北京大学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在科研方面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北大理科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和计算机、电子技术、核技术、生物技术、遥感技术等新兴学科领域完成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项目”、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等研究项目近2000项,有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理科楼群建成后,将为北大理科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硬件”,提高教学水平、科研水平,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创造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成果。 理科楼群 毛泽东同志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过图书管理员。 由邓小平同志题写馆名的北京大学图书馆是国内规模最大,收藏文献最多的大学图书馆,现有藏书445万册,其中有许多是举世罕见的稀世文献,包括线装古籍10万余种150万册。新馆落成后,将使图书馆总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可容纳藏书700万册,提供阅览座位5000个。新馆外部建筑造型体现民族风格,与北大校园整体文化景观相协调,内部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服务方式,采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光盘数据存储与检索服务系统、数字通信和音像设备、自动化安全监控等,把北大图书馆建设成为一流的现代化图书馆,并发挥新馆的现代化技术条件,在文献资源方面把北大的独家优势变成全国高校的共同优势,担负起中国大学文理综合图书资料中心、国内图书馆学、情报学教学和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并将成为国际上最有影响的中文古籍和中国文化整理、保存、研究、开发的中心和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国家教委已正式决定把全国高等院校图书文献保障系统中心作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该项目已由香港李嘉诚先生捐赠1000万美元。新图书馆落成仪式将在百年校庆期间举行。 新馆是香港著名实业家李嘉诚先生捐资1000万美元赞助修采用大屋顶结构,继承了北大传统的建筑风格,建筑面积达2.67万平方米,加上老馆的面积,共五万多平方米,是亚洲高校中最大的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 李嘉诚和北大校长陈佳洱 勺园是明朝著名书画家米万钟(1570-1631)于明万历年间所建。是“米氏三园”中最为有名的一个。明朝诗人多有诗词歌咏。清初在勺园故地建弘雅园,康熙曾为之题写匾额。乾隆时,英特使马嘎尔尼朝见清帝时曾驻此。后为郑亲王府,嘉庆时改名为集贤院,清帝在圆明园临朝时,此处是大臣们入值退食之所。1860年,集贤院和圆明园一起为英法帝国主义焚毁。 米万钟曾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亲手绘《勺园修禊图》,此图现藏北大图书馆。勺园故址在今勺园大楼北侧,曲廊是近年新建的。    校景亭原名翼然亭,是清代鸣鹤园(原淑春园的一部分)仅存的一个建筑。1926年,燕京大学迁来后,对该亭进行整理,亭内彩绘燕园校景十余幅,遂名校景亭。1984年曾进行修葺。    埃德加-斯诺(1905-1972),1905年生于美国坎萨斯城,1928年以记者身份到中国上海,1934年1月在燕京大学新闻系任讲师,1936年6月曾秘密赴陕北革命根据地采访,回京后,写了《红星照耀着中国》(即《西行漫记》)。建国后,斯诺曾先后三次访问中国,为发展中美两国之间的友谊作出了贡献。1972年2月15日逝世于瑞士日内瓦郊区的寓所中,遵照斯诺的遗愿,其部分骨灰安葬在中国。1973年10月19日在北京大学举行了安葬仪式。    石舫是清代乾隆朝宠臣和■的淑春园的遗物。 和■(1750-1799),钮祜禄氏,字致斋,清满洲正红旗人,由护卫擢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公。乾隆皇帝把与圆明园最近的淑春园赏给和■,和■把淑春园建造得富丽堂皇,并仿颐和园(时称清漪园)在淑春园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