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椎体终板生物力学研究进展及其骨折的临床意义.pdf

人体椎体终板生物力学研究进展及其骨折的临床意义.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体椎体终板生物力学研究进展及其骨折的临床意义.pdf

体育大视野 2017 年(第 7 卷)第 03 期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3.239 人体椎体终板生物力学研究进展及其骨折的 临床意义 周丽 刘卫国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 摘 要 :人体椎体终板位于椎体外层皮质的上下层,随着人体年龄的增长变化,椎体终板会变的更加薄层,当椎体终板受到一 定的外力时会出现如移位、变弯、凸起,甚至发生骨折等常见临床表现。该文就人体椎体终板的生物力学解剖结构及其发生 骨折时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式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生物力学 椎体终板 骨折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7)01(c)-0239-02 随着对椎体终板的生物力学特性及解剖学原理的深入探讨, 的特点,且与椎间盘紧密相邻,因而具有生物力学传导和缓冲应力 较多文献研究发现,它在脊柱外科手术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重新分布的作用,当椎间盘发生退变时,终板也会随之改变,完全 椎体终板在青春期前发挥着与长骨骺软骨相同的作用, 是脊柱纵 失去终板缓冲时,椎体抗压能力会下降32%。临床上,椎体前部是最 向生长的结构基础,但是其软骨细胞的排列并不具备长骨骨骺的 容易发生损伤和骨质疏松的部位,中间部位是富含松质骨的部位。 典型分层结构[1] 。 再者健康人的椎体主要由骨小梁构成,当外力作用于脊柱时产生 压缩力通过椎间盘传导到椎体终板由骨小梁中心向四周扩散在椎 1 椎体终板的解剖学结构 体内部形成应力。如果应力超过一定强度,会破坏骨小梁的结构, 椎体终板组成了椎体上下层,中央组织少,周边组织凸起形成 局部裂隙加大会形成脊柱骨折[7] 。例如,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 骨突。终板的周边是实质性的皮质骨,而中间布满了很多空状结构, 的患者,常见为椎体前中部压缩,脊柱后凸等情况。正常椎体上、下 是由融合骨小梁构成的主要的“零件”。椎体终板的宽度根据测量方 缘基本平行,局部cobb’s 角近似0°。临床研究表明,采用内固定及 式的不一样会得到不同的数值,临床上大部分使用直接测量法及 外科上椎体成形术能够切实有效地改善其骨折的症状。椎体成形 CT扫描法。大多研究者认为椎体终板的宽度大约为0.35 mm,并 术是利用其生物力学特性并采取体位复位、手法复位及球囊成形 [2] 且随人体年龄的增长,椎体终板会变得更薄,弯度也会随之变大 。 后行经皮椎体成形术,不但可以解决患者疼痛,早期恢复自理生活 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可以恢复脊柱力线,矫正脊柱后凸畸形。 2 椎体终板生物力学特性及其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该术最先由美国 椎体终板生物力学特性为当椎间盘的结构正常时,腰椎间盘 学者提出设想,后经学者利用生物力学理论基础上的发展探索及 传递的应力主要作用于椎体终板的中央区域; 当椎间盘发生退行 实施,终成定型并被予以广泛开展。 性改变时,根据髓核流体静力学特性原理,纤维环将垂直压力直接 传递给较厚且力度较好的外周区域,此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