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源岩人工模拟过程中苯并藿烷的成熟度指示.pdfVIP

烃源岩人工模拟过程中苯并藿烷的成熟度指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烃源岩人工模拟过程中苯并藿烷的成熟度指示

第38卷第 2期 石 油 囊 骀 沾 届 V01.38.No.2 2016年 3月 PETRoLEUM GEoLoGY EXP】既ⅦMENT Mar.,2016 文章编号:1001—6112(2016)02-0240-04 doi:10.11781/sysydz201602240 烃源岩人工模拟过程中苯并藿烷的成熟度指示 宋晓莹 ,张彩明 ,郑伦举 ,张 渠 ,承秋泉 (1.中国石化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江苏 无锡 214151; 2.中国石化 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江苏 无锡 214151) 摘要:通过对吉林桦甸盆地新生代古近系油页岩热压模拟实验产物的气相色谱一质谱 (GC—MS)分析,发现苯并藿烷类化合物在340℃ 的模拟产物中已经基本消失,而在此模拟温度之前,苯并藿烷指数(BHI)与实测等效镜质体反射率 (R)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在 烃源岩成熟之前,苯并藿烷指数可以作为一项较好的成熟度评价指标,同时苯并藿烷也可作为未成熟和低成熟烃源岩的特征标志物。 关键词:苯并藿烷指数;成熟度;古近系;油页岩;热模拟;色谱一质谱 中图分类号:TEl35 文献标识码:A Benzohopanematurityindexin sourcerockthermalsimulation SongXiaoying一,ZhangCaiming ,ZhengLunju ,ZhangQu ,ChengQiuquan, (1.WuxiResearchInstituteofPetroleumGeology,SINOPEC,Wuxi,Jiangsu214151,China) 2.SINOPECKeyLaboratoryofPetroleumAccumulation,Wuxi,Jiangsu214151,China) Abstract:Gaschromatography—nl嬲sspectrometry(GC—MS)analysisofthethermal simulationproductsofthe EoceneoilshalesfromtheHuadianBasininJilinprovinceshowthataseriesofbenzohopanoidsdisappearedatasirrm— lationtemperature~3dO。C.qhebenzohopaneindex(Bin)correlateswelltotheequivalentvitrinitereflectance,which canbeusedtoju(Igematurityforlow-maturiytSOUl~erocks,andtodistinguishmatureandimmatureSOUl3P~rocks. Keywords:benzohopnaeindex;maturity;Eocene;oilshale;htermal simulation;GC—MS R 1 研究现状 Hussler等[1]利用x一衍射晶体学、核磁共 振(NMR)等手段确定 了苯并藿烷 I型结构 (图 la),并对不同沉积环境样品中I型苯并藿烷系列 化合物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广泛存在于沉积 岩和原油中,只是大多数情况下浓度较低,但是来 源于蒸发岩和碳酸盐岩环境的岩石样品浓度却较 高。Moldowna等 [2]认为该类化合物来源于细菌, 可能是在成岩作用早期通过藿烷长侧链的环化后 进而芳构化后形成的,该系列包括c 一c 苯并藿 烷。Schaeffer等 [5]从德国Messel页岩中分离出了 4’一甲基苯并 [16,l7,21]一22,29,30一三降藿烷一 16烯,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确定了其立体构型,定 为 Ⅱ型结构(图 lb),并对质谱图进行了解释,确定 该系列包括 C 一C 苯并藿烷,并从分子结构方面 分析认为苯并藿烷类化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