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行业锡镀层弊病的描述及原因.docx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行业锡镀层弊病的描述及原因

对某些镀层弊病的描述及原因。 1、 针孔。针孔是由于镀件表面吸附着氢气,迟迟不释放。使镀液无法亲润镀件表面,从而无法电析镀层。随着析氢点周围区域镀层厚度的增加,析氢点就形成了一个针孔。特点是一个发亮的圆孔,有时还有一个向上的小尾巴“ ”。当镀液中缺少湿润剂而且电流密度偏高时,容易形成针孔。 2、 麻点。麻点是由于受镀表面不干净,有固体物质吸附,或者镀液中固体物质悬浮着,当在电场作用下到达工件表面后,吸附其上,而影响了电析,把这些固体物质嵌入在电镀层中,形成一个个小凸点(麻点)。特点是上凸,没有发亮现象,没有固定形状。总之是工件脏、镀液脏而造成。 3、 气流条纹。气流条纹是由于添加剂过量或阴极电流密度过高或络合剂过高而降低了阴极电流效率从而析氢量大。如果当时镀液流动缓慢,阴极移动缓慢,氢气贴着工件表面上升的过程中影响了电析结晶的排列,形成自下而上一条条气流条纹。 4、 掩镀(露底)。掩镀是由于是工件表面管脚部位的软性溢料没有除去,无法在此处进行电析沉积镀层。电镀后可见基材,故称露底(因为软溢料是半透明的或透明的树脂成份)。 5、 镀层脆性。在SMD电镀后切筋成形后,可见在管脚弯处有开裂现象。当镍层与基体之间开裂,判定是镍层脆性。当锡层与镍层之间开裂,判定是锡层脆性。造成脆性的原因多半是添加剂,光亮剂过量,或者是镀液中无机、有机杂质太多造成。 6、 气袋。气袋的形成是由于工件的形状和积气条件而形成。氢气积在“袋中”无法排到镀液液面。氢气的存在阻止了电析镀层。使积累氢气的部位无镀层。在电镀时,只要注意工件的钩挂方向可以避免气袋现象。如图示工件电镀时,当垂直于镀槽底钩挂时,不产生气袋。当平行于槽底钩挂时,易产生气袋。 7、 塑封黑体中央开“锡花”。在黑体上有锡镀层,这是由于电子管在焊线时,金丝的向上抛物形太高,塑封时金丝外露在黑体表面,锡就镀在金丝上,像开了一朵花。不是镀液问题。 8、 “爬锡”。在引线与黑 体的结合部(根部)有锡层,像爬墙草一样向黑体上爬,锡层是树枝状的疏松镀层。这是由于镀前处理中,用铜刷刷洗SMD框架,而磨损下来的铜粉嵌入黑体不容易洗掉,成为导电“桥”,电镀时只要电析金属搭上“桥”,就延伸,树枝状沉积爬开来与其他的铜粉连接,爬锡面积越来越大。 9、 “须子锡”在引线和黑体的结合部,引线两侧有须子状锡, 在引线正面与黑体结合部有锡焦状堆锡。这是由于SMD框架在用掩镀法镀银时,掩镀装置不严密,在不需要镀银的地方也镀上了银。而在塑封时,有部分银层露在黑体外面。而在镀前处理时银层撬起,镀在银上的锡就像须子一样或成堆锡。克服银层外露是掩镀银技术的关键之一。 10、橘皮状镀层。当基材很粗糙时,或者前处理过程中有过腐蚀现象或者在Ni42Fe+Cu基材在镀前处理时,有的铜层已除去,而有的区域铜层还没有退除,整个表面发花不平滑。以上情况都可能造成镀层橘皮状态。 11、凹穴镀层。镀层表面有疏密不规则的凹穴(与针孔有别)呈“天花脸”镀层。有二种情况可能形成“天花脸”镀层。 (1)、有的单位用玻璃珠喷射法除去溢料。当喷射的气压太高时,玻璃珠的动能惯性把受镀表面冲击成一个个的小坑。当镀层偏薄时,没有填平凹坑,就成了“天花脸”镀层。 (2)、基体材料合金金相不均匀,在镀前处理过程中有选择性腐蚀现象。(较活泼的金属先被蚀刻,形成凹穴)。电镀后没有填平凹穴,就成“天花脸”镀层。 例如:Ni42Fe基材,如果在冶金过程中Ni和Fe没有充分拌和均匀,碾压成材后材料表面很有可能有的区域合金金相不均匀。在镀前处理时,由于Fe比Ni活泼,选择性优先蚀刻,形成凹坑。电镀层平整不了凹坑就成“天花脸”镀层。同样,锌黄铜也有如此现象,若铜-锌金相不均,镀前处理时锌比铜选择性先腐蚀,使基材呈凹坑,电镀后呈凹穴镀层。 12、疏松树枝状镀层。在镀液脏,主金属离子浓度高,络合剂低,添加剂低,阴阳极离的太近,电流密度过大,在电流区易形成疏松树枝状镀层。疏松镀层像泡沫塑料,树枝状参差不齐,可用手指抹落镀层。13、双层镀层。双层镀层的形成多半发生在镀液的作业温度比较高,在电镀过程中把工件提出镀槽而又从新挂入续镀。这过程中,如果工件提出时间较长,工件表面的镀液由于水分蒸发而析出盐霜附在工件上,在续镀时盐霜没有来得及溶解,镀层就镀在盐霜表面,形成双层镀层,好像华富饼干,两层镀层中夹入着一层盐霜。 避免双层镀层,可以在续镀前先把工件在镀液中晃动几秒钟,让盐霜溶解后再通电续镀。 14、镀层发黑。镀层发黑的主要原因是镀液金属杂质和有机杂质高,特别在低电流密度区镀层更黑;在添加剂不足的情况下,在大受镀面积的中部也会出现黑色镀层;温度太低离子活动小,在电流偏高时也会形成灰黑色的镀层。处理金属杂质,可用瓦楞板作阴极,01-0.2A/dm2电解。处理有机污染,可用3-5克/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