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PFC描述要点
APFC描述武继权 1.General(概要)2.Mode(模型)3. Operator Interface (操作界面) 3.1 Input from Operator(操作输入) 3.2 Output to Operator(输出)4. General Description of Composed Function (组成功能的一般描述) 4.1 Block Diagram of Finishing Mill Set-up Function(精轧设定功能的结构图) 4.2 General Description of Composed Function (组成功能的一般描述) 4.3 Start-up Timing of Composed Function(组成功能的开始时机) 5. Model Description (模型描述) 5.1 Calculation of Strip Profile / Flatness Effective coefficient(钢带板形、平坦度影响系数的计算) 5.2 WR Thermal Crown Model(工辊热凸度模型) 5.3 Roll Wear Model(工辊磨耗模型) 5.4 WR Shift Set-up Model(工辊侧移设定) 5.5 Strip Profile / Flatness Calculation(板形、平坦度计算) 5.6 Adaptation Calculation Model(自适应计算模型) 5.7 Dynamic Control Functions(动态控制功能) 1.概要 1.1 自动板形控制和平坦度控制的一般描述 APFC由PC角度、弯辊力、工辊侧移位置功能的初始计算设定和动态控制功能构成。 PC角度和弯辊力的初始计算设定执行2次,分别是1次设定和2次设定。 APFC1次设定时机是在FSU1次设定完成后,PC角度,弯辊力和测移位设定值的计算使在PC角度和弯辊力可容许的范围内获得良好的板形和特定的目标板形,在考虑到辊磨耗和工辊热凸度的时机延误的变化,获得各种精轧设定的计算值。 APFC的2次设定计算时机是在精轧2次设定计算完成后,其过程同1次设定计算。 动态控制功能是在轧延中循环执行,弯辊力的计算基于实际轧延数据如轧延力,平坦度和板形。 2.模型 (1)交叉角(PC) PC的动态设定的执行依据精轧操作室的PC设定模型的选择。 3)工辊侧移(同上)4)动态控制功能动态控制功能依据每个功能在FM控制室模型的选择被执行。动态控制功能如下.a.板头弯辊力补偿b.平坦度反馈控制C.轧延力补偿d.热凸度补偿e.动态crown设定 3.操作员介入 3.1 操作员输入项 (APFC General Description 第3-10页) 4. 功能描述 4.1 Block Diagram of Finishing Mill Set-up Function(精轧设定功能的结构图 4.2 功能描述 1 T-Bar 板形计算(BARPRF):考虑粗轧机实际轧延数据来计算精轧入口板形。这个功能包含“辊磨耗形状计算”,“板形影响系数计算”和“板形计算” 2 钢带板形和平坦度影响系数(COEF):板形和平坦度影响系数的计算对PC/Bender计算和动态控制功能是有必要的。 3 工辊热凸度计算(HEAT):通过设定当前工辊温度分布作为初始形态,当每站咬入钢带时建立工辊热凸度,在F1当颗钢带材料咬入和精轧对当颗钢带的设定数据前使用Idle水冷建立的值。 4 辊磨损凸度计算(WEARC):当F1咬入时用辊磨损形状计算结果来计算每个宽度工辊和背辊的磨损凸度。 5 PC/Bender设定计算(PCSU):针对目标板形和平坦度,使用精轧设定数据和辊子数据,同时考虑辊子磨损凸度和工辊热凸度,计算出最佳的弯辊力(F1到F7)和PC角度(F1到F4)。 6 辊子变形形态计算(RLDFM):利用轧延力,弯辊力,PC角度的设定值计算辊缝形状。所计算的辊缝曲线是辊子和钢带之间的PC机械曲线、工辊弯曲变形曲线和工辊扁平曲线。 7 工辊侧移计算(WRSSU):计算工辊侧移位置,工辊侧移位置用于辊子磨损计算和热凸度计算。 8 辊磨损计算(RWEAR):钢带出FM后利用实际轧延数据来计算工辊、背辊的磨损。 9 自适应计算(PCADP1,2,3):基于当前钢带板形和平坦度的实际值和目标值的差异获得APFC的错误,计算出每站相对目标板形和平坦度等的正确值,用于下颗钢带。 10 初始化计算(RCHN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优秀报告.docx
- 2024年上海市中考综合测试(物理、化学、跨学科)试题卷模拟卷(含答案解析).docx
- 小学科学地球的卫星——月球 课件.pptx VIP
- 1﹒1﹒3集合基本运算.ppt VIP
- AHRI Standard 210.240-2023 (2020)北美单元式空调能效认证.pdf VIP
- 考勤管理制度附请假调休公出等表格.doc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AnoldmantriedtomovethemountainsSectionA3a-3c.pptx VIP
- 热力管道支架托架图集05R417-1.pdf
- 脑血管病医院商业计划书案.pptx
- 新外研版八年级下册期中总复习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