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习提纲2014年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解读[人民版必修二]
2014年浙江省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条目解析
必修第二册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a b) (P4-5)
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 农业发达地区已经使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铁犁牛耕形成 汉代 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逐渐普及,曲柄锄(中耕).大镰(收获).耧车(播种) 东汉 一牛挽犁 唐代 曲辕犁(可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 【2】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a b)(P8)
春秋战国 李冰——都江堰(四川)
郑国——郑国渠(陕西关中) 汉代 井渠法(关中农民创造),现流行于新疆地区 东汉 王景治理黄河 【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a b)(P4课前提示)
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1】古代中国的丝织业(a b)(P12阅读教材补充)
新石器时代 纺织业萌芽 (原料:麻、葛、丝),已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商代 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 (“妇功”) 汉代 品种多、技艺高、(素纱禅衣、起绒锦)
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到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 唐代 官营规模大,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宋代 棉花种植和棉纺织业已经推广到闽粤地区 元代 改进棉纺织工艺,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明代 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2】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a b)(P13-14)
商周时代 青铜器制造水平世界领先 ,青铜器作为礼制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如商代的司母大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汉代 ①汉武帝推行铁业官营制度
②燃料变化:煤炭 东汉 杜诗创造水排(水力鼓风装置) 【3】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a b)(P15)
唐代 ①唐三彩(陶器)
②制瓷成独立生产部门
③越窑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邢窑白瓷(“天下无贵贱通行之”)
景德镇和大邑的白瓷(“大邑白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④首创釉下彩绘 唐宋 五大名窑: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
▲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1】“市”在历代的发展(市:商品交易场所)(b c)(P18-19)
秦代 法律规定 明码标价 汉代 专门管理机构,管理严格 南北朝 草市形成(离城镇稍远,自然形成)、草市尉 唐代 ①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②夜市繁荣 宋代 ①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②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③草市已经具备完备饮食服务设施 明清 商业区繁华
▲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a b)(P22)
(1)重农抑商政策:主张重视农业,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后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
(2)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3)影响:
①积极方面:有利于农业人口的稳定,农业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强对农民的控制,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有利于打击富商,发展官营商业,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②消极方面: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资本主义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
【2】“海禁”政策及其影响(a b)(P24)
(1)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2)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3)表现:明朝:通番禁令
清朝:海禁令、迁海令(闭关锁国,除广州一口开放)
(4)影响: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行,也使得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
专题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及影响(a b)(P30-31)
1.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尤其是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2】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途径与著名企业(a b)(P31)
(1)时间:19世纪年代途径:一种是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另一种是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②陈启源——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4)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3】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带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b c)(P33)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信息化能力建设与网络安全读本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doc
- 全国2008-2009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doc
-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8.doc
- 企业绩效管理考试试题.doc
- 全县“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讲稿(201567整理稿).docx
- 全国2014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doc
- 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03709.doc
- 全国2015年10月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真题.doc
- 八上竞赛试题.doc
- 佳一数学2016年春季精英版教案六年级-7替换法化归法.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