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怀古》可用.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塞山怀古》可用要点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 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 怀古诗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 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 了解咏史诗和怀古诗 怀古诗词,是诗人在游览古迹或阅读史书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之作。 这类作品内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怀古诗词因为要摘取历史的某些片段,因此人们往往又笼统地称其为咏史怀古诗。 怀古诗词 怀人伤己(对比失落 、同病相怜 ) 怀古伤今(昔盛今衰 、借古讽今 ) 怀古诗的结构一般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表现主观情感 ——观照历史兴衰 怀古诗有的是咏古迹,有的是怀古人,有的是忆古事。但是多或借古喻今,或借古讽今。 主题大致有: 1、感慨盛衰无常,如唐代李白的《越中览古》; 2、揭露统治者的昏庸奢侈,警告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3、感慨国运衰微,如刘禹锡的《石头城》; 4、抒发爱国情怀,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追慕古贤、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如卢照邻的《咏史四首》。 6、感慨壮志难酬,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品读怀古诗的方法 1、要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史实、人物和典故; 2、清楚诗人的生平际遇和所处时代; 3、明确古与今(人与己)的连接点; 4、古今(人己)对比,结合诗句,体会作品主旨。 了解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晚年自号庐山人,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政治上主张革新。 ? ?? ?刘禹锡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从小就才学过人,气度非凡。他十九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二十一岁,与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同年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 824年夏,他写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这首诗为后世的文学评论家所激赏,认为是含蕴无穷的唐诗杰作。   后来,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 读题目: 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东面的长江边,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长庆四年(八二四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此诗。? 西塞山风光 读懂诗歌 王濬率领高大的战船,顺江而下,讨伐东吴,金陵城中的士气黯然消失。千丈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投降的旗子挂在石头城上。人生中有几回伤感往事,山形依然没有改变,枕靠在长江上。从今以后天下统一,旧日的堡垒在一片芦荻草中显得凄凉萧瑟。 1、“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这一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 “下”和“收”字用得好 。 “下”:一有符合地理形式,由上游向下游进军,符合历史事实的意思;又有西晋攻下了东吴的意思;?“收”字,写出了东吴的望风披靡。?? ?? 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何其速也!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一方是闻风丧胆。 研讨诗歌 2、颔联将晋吴之战的形势从哪些方面作了形象地描绘?什么手法?? ①?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从色彩上看,一边是晋军烧毁铁锁的冲天火光,一边是投降的白旗;从气氛上,晋军得胜趾高气扬,东吴兵败无限凄惨。??? ??②对比的手法。???????? ?????在对比中写出了战争双方的强弱,更写出了胜利者那种摧枯拉朽、咄咄逼人,而失败者黯然失色,仓皇逃窜的神态。 “沉、出”写出了战事及结果,细腻传神的点出孙吴政权日薄西山的颓势和溃败的丑态。 尾联含蓄地表达了怎样的深意? 这里有赞颂,更是提醒,是警诫。安史之乱使唐朝岌岌可危;乱后,河北,山东藩镇割据局面愈演愈烈,时刻威胁着唐王朝的安全。眼前的升平景象不知道哪天会被烽火打乱;如今长满芦苇的故垒,不知道哪天又会变成战争的前沿。 曾经的“金陵王气”,曾经的“西晋楼船”,今天都成为了一片荒凉之地;曾经雄踞一方,不可一世的割据势利,今天也只是人们“伤”的陈年往事。诗人对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做了迎头痛击——历史的大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