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口岸技术查验设施建设标准-编制说明.doc-科技司
《口岸技术查验设施建设标准》
编制说明
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
2015年7月
目 录
一、加强口岸技术查验设施建设的背景 1
二、技术查验设施建设是提升口岸安全风险防控能力的基础 2
(一)疫病疫情风险防控 2
(二)重大卫生公共安全事件风险防控 3
(三)核生化反恐风险防控 3
(四)农业与生物安全风险防控 4
(五)大宗资源产品风险防控 5
三、技术查验设施建设是提升口岸综合执法服务的有力手段 5
(一)提升口岸查验能力 5
(二)提升服务设施及人员卫生监督能力 6
(三)提升除害处理能力 6
(四)提升检疫隔离能力 7
四、口岸技术查验设施建设的原则 7
五、口岸技术查验设施建设标准及要求 8
附件1:口岸技术查验设施起草背景 10
一、加强口岸技术查验设施建设的背景
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对外交往和经贸合作的桥梁,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2014年8月25日,全国口岸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汪洋副总理出席会议时强调:“口岸工作要着眼长远,夯实口岸发展的基础。要尽快制订查验配套设施相关建设标准”。2014年9月12日,质检总局党组书记支树平主持召开28次党组(扩大会),传达学习汪洋副总理在全国口岸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强调“加强口岸检验检疫设施建设标准的研究,根据检验检疫口岸查验工作特点和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口岸检验检疫设施需求,为制定统一的口岸设施建设标准提供支撑”。2015年4月17日,《国务院关于改进口岸工作支持外贸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要求“尽快制订口岸查验设施建设标准,研究规范口岸查验设施建设、改造、运行维护等资金管理,进一步明确资金来源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口岸是进出境的第一道关口,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口岸数量众多,建设主体不同,条件和设施差异较大,在工作中既要实施统一规范的查验监管,发挥国家安全保障和服务作用,也要尽可能提供便捷高效的通关环境。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这些都对口岸查验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研究并加强口岸技术查验设施标准建设刻不容缓。
二、技术查验设施建设是提升口岸安全风险防控能力的基础
(一)疫病疫情风险防控
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发展和现代先进的交通工具为外来有害生物长距离迁移、传播、扩散到新的环境中创造了条件。研究表明:大量的人群移动和环境因素是引起传染病在国际或地区间广泛传播流行的重要因素。
检验检疫口岸技术查验机构是国家在口岸设立,负责对检疫性病虫害、医学媒介生物、传染病疫情传入传出进行风险防控的部门。防范有害生物入侵、保障国家的农、林、牧、渔以及卫生安全是其重要的工作职责之一。
当前,全球传染病形势日趋复杂和严峻,突出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传染病疾病谱日益增多。可引发全球流行的传染病不再局限于鼠疫、黄热、霍乱等传统病种,近年来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埃博拉等新发传染病和传统传染病此起彼伏,疫情的新发情况与传统查验技术矛盾日益突出。二是传染病病原体变异性持续增强。地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使得与人类共存的病原微生物基因变异,变成致命的传染病。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多耐药结核,超级细菌等。三是传染病国际间播散途径日益多样化。经济全球化,人流物流日趋频繁,各类致病微生物及医学媒介生物等借助现代先进快捷的交通工具、集装箱、行李、邮包等进行跨境传播变得愈来愈容易,口岸传染病的防控压力也越来越大。
(二)重大卫生公共安全事件风险防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国境口岸出入境的人员数量日益增长。特别是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等重大卫生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对检验检疫口岸查验技术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传统的对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手段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当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一线部门在人力、物力等方面都面临极大的压力;二是常规的查验设备和设施难以满足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需要,如旅客通道红外体温监测设备和设施配备不足,货物通道X光机等筛查设施缺失严重,都严重制约了口岸风险防控的能力。
(三)核生化反恐风险防控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货物、快件及人员的进出境将更为频繁,由此带来的放射性安全风险也越来越高,保障口岸入境货物和人员安全的任务将十分艰巨。一是核生化风险日益增加。随着核工业的迅猛发展以及核技术的广泛应用,因核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核事故发生、核废料不合理处置等而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近年来口岸在进口废旧金属发现放射性物质超标的事件屡有发生,特别是日本福岛震灾核泄漏后,来自日本的废品废料和食品中放射性超标的情况大幅增加。二是国际反恐形势日益严峻。目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外局部地区形势紧张,境外恐怖组织活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