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 燃烧与灭火(粤教版).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年级科学燃烧与灭火(粤教版)课件

锅着火了,赶紧盖上盖子! 盖上锅盖就能灭火? 西湖学校 刘素情 物质的燃烧 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燃烧? 可以燃烧的物质 利用的例子 活动1 液化石油气 煮饭、炒菜 木材、树叶 蜡烛 照明 烧水、取暖 √ √ √ √ √ √ × × × 能够燃烧的物质叫做可燃物。可燃物是燃烧的首要条件。 燃烧的条件 怎样才能使物体燃烧起来呢? 下面用几个实验来证明。 实验一:点燃一根生日蜡烛,观察实 验,并说说看到了 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点燃生日蜡烛,蜡烛就在燃烧,过一会儿蜡 烛燃完了,也就没有可燃烧的东西(可燃物 ),它就不再燃烧了。 从而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实验二:将两根燃烧的蜡烛固定在实验桌上。用烧杯罩住 其中一支燃烧着的蜡烛,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说明了什么? 实验报告单 小组名称 . 实验现象: 我的结论: . 露在空气中的蜡烛一直在燃烧,而烧杯中 的蜡烛火焰慢慢变小,最后熄灭了。 没有氧气蜡烛就不会燃烧。 (也就是说燃烧需要氧气) 实验现象:把铁片加热一会儿,铁片热了,火柴也被烫热了,它就燃烧起来。 实验说明: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 回顾 同时具备 可 燃 物 氧 气 温 度 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燃烧才会发生。缺少了三个条件中的一个,燃烧就不会发生,正在燃烧的可燃物也会熄灭。 答:如果不继续往炉里添煤,等煤烧完了,炉火因为缺少可燃物 不能继续燃烧。 答:如果把炉门关得严严的,一点气也不通, 因为缺少氧气,炉火不能继续燃烧。 答:如果把炉里正在燃烧的煤取夹出来, 因为炉外的温度低,达不到煤燃烧所 需的温度,煤不能继续燃烧。 探究:促进可燃物(木炭)完全燃烧的方法: ①、增大氧气的浓度 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面积 谈论:怎样使木炭燃烧得更旺? 让木炭燃烧得更旺 实验步骤:扇风,让木炭充分与氧气接触 实验现象:木炭燃烧得更旺,发出红光 。 我的结论:加大氧气的输送会使燃烧物烧得更旺 让木炭燃烧得更旺 实验步骤:用木棍时不时地翻动燃烧着的木炭。 实验现象:木炭燃烧得更旺,发出红光 。 我的结论: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面积能使可燃物燃烧得更旺。 燃烧对人类有利的一面 讨论 燃烧也有对人类有害的一面,火灾会烧毁财物,危及人畜生命,给人类造成巨大损失。 思考:生活中用火不慎着火了,我们要如何来灭火? 通过控制燃烧的什么条件灭火? 想一想:大家提到的灭火方法为什么能够灭火,你能根据灭火原理的不同将这些方法分类并归纳出灭火的原理吗? 1、“盖”、“沙子”、”罩”、“喷CO2” ——能够氧气与可燃物隔离。 2、“吹”、‘’湿布”、 “扇” ——可以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燃烧的 着火点以下。 3、“剪”——可以去掉可燃物。 你能用一句话归纳出灭火与燃烧条件之间的关系吗? 灭火就是—— 破坏燃烧的条件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