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含有修辞.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表达技巧是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阐述观点所采用的特殊的手法。它主要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结构特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 角度1 分析鉴赏诗歌的结构特点(艺术构思) 古典诗歌的结构,是体现诗歌形式之美、反映社会内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常见的结构特点有:铺垫、伏笔、过渡、照应、开门见山、逐层拓展、卒章显志、起承转合等。 (1)铺垫就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的技法。铺垫是重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 (2)伏笔是在诗歌(或文章)的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做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当事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予以“响应”的写作技巧。 (3)照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一首诗歌一般要有头有尾,前后内容要有内在联系。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面要照应的话,前面得先有个交待。这样,诗歌前后才能贯串,使读者容易掌握全诗的脉络。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照应的种类:首尾照应(开头与结尾的照应)、扣题照应(围绕主题反复照应)、伏笔照应(先设伏笔,后予交待的照应)。 (4)卒章显志是指在诗歌的结尾处表达诗人的心志或情怀。 例1苏轼的《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 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首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例2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如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照应,包括如下三种类型: 1、题文照应,又叫点题、扣题。 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诗人用很概括的手法,描写了这一幽居的周围环境: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近旁,亦无人家居住。淡淡两笔,十分概括地写了一个“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份,点了题。 2、首尾照应。 如元代阿鲁威《咏史》: 问人间谁是英雄? 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3、前后照应。 如杜甫的《春夜喜雨》: 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例3画龙点睛,卒章显志。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两句,写出梦慨叹:蔑视权贵。揭示全诗主旨。 又如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一句道出了全文的主旨,揭示了统治者压迫人民的本质。 [例1] (2008·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②入种桑园。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结构层次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一般应遵循以下思路:首先要解读诗意,抓住诗句中的意象,通过联想和想象将诗句所表现的意境还原成生活画面,对一些重点动词、形容词进行咀嚼、揣摩,从而体会理解文字中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答案 写了两个层次。开头至“风景疾如箭”为第一层,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后几句为第二层,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第二层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后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答题步骤 第一步,准确指出诗歌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第二步,结合相关诗句具体阐释。 第三步,明确指出此种结构特点的作用或表达效果。 角度2 分析鉴赏诗歌中运用的表达方式(抒情手法、描写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所谓记叙,是叙述人物经历、事件发展和情景的转换;描写,是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某一对象的状貌和情态;议论,是对景物、事件以及相关的人物命运的态度和评价;抒情,是抒发和表达诗人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其中抒情和描写是考查的重点。 1.常见的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后者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