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业教育优势的几点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德国职业教育优势的几点思考

德国职业教育优势的几点思考 摘?要:本文从中国当前制造业的人才紧缺入手,从教育体制和企业用人机制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了德国职业教育的优势及其对制造业人才培养的重大作用。最后提出了职业教育应当由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并保障教育质量的观点。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职业素养 德国制造以精密、坚固著称,其产品在以技术见长的美国和日韩等新兴国家的冲击下,仍能屹立世界顶尖行列。德国的职业教育培养出大批的制造业一线操作员、工程师、分析师等,给德国的企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笔者对德国的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培育机制优势有了一定的认识,着重从下面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教育体制 1.科学性 (1)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和学生自身特点分流。学生在经过4年的小学教育后,根据平时的综合表现和最后的毕业考试决定进入不同的中学。学生根据成绩的高低分别进入8年制中学、6年制中学和5年制中学。8年制中学意味着直升大学。而6年制中学中的部分优秀学生在毕业后可以进行一个3年的中学学习,和8年制学生一样毕业后进入大学学习。而另一部分6年制中学的学生和5年制中学的学生毕业后进入职业学校。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将部分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的学习者分流出来定位于非研究性的、应用性的职业教育,可以发挥这部分学习者的特长,进入适合他自己的职业领域。 德国的职业学校最大的特点就是双元制。双元制意味着学生进入职业院校时,也进入具有职业教育资格的企业。学生30%的时间在学校,70%的时间在企业,学校和企业发挥各自特点对学生进行培训。而且有相应的行业协会对每一个职业的教育制定标准的教学计划,并监督学校和企业的执行情况。 (2)考核方式的科学性。前文讲到德国学生在小学4年级完成后,根据综合表现进入不同的中学。在职业学校和技师培训教育中,往往也是将平时的表现和最后的考试结合起来。 ihk在对学生进行技师资格认定时是通过综合性测试。主要包括一部分的笔试和完成一项岗位工作。该项工作需要学生在考试前对所需材料进行准备,并进行初步地加工。考试时在监考老师的监督下独立完成该项工作,并能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评价。这样的考试能客观地反映参加者的职业工作能力。 (3)从需求出发的职业教育机制。当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时学生已经和企业进行双向选择,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来选择自己的职业。一个企业不可能花钱去培养自己不需要的人员,而且这个需求是具有超前性的,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2.开放性和完备性 德国教育体系并不是一个僵硬的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这个开放性体现在学生即使没有在小学毕业后进入8年制中学而顺理成章进入大学,也可以通过努力,通过比较曲折的方式进入大学学习。另外,在一个人进入工作岗位后,也可以通过丰富而正规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转岗培训等方式学习并预备进入其他自己想从事的岗位。 二、企业用人机制 1.企业对人才质的需求 由于德国企业高要求的运作机制,对工作人员不仅要求零距离上岗,更重要的是要求工作效果佳、能严格按照行业规范来完成工作并高质量地给出相关报告,以及和同事密切合作,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些还要求员工能融入公司的企业文化。这需要在岗位上工作一定的时间和经过一系列的企业培训才能够实现。 2.企业长效用人机制 开展职业教育的企业一方面是对用人的要求比较高,另一方面虽然德国的人员费用比较大,但学生在学习期间为企业创造的利润高于其所消耗的培训费用,因此企业愿意投资在企业中建学习场所,付培训教师的费用等。另外,德国企业有计划的人才培养机制也来自企业有效的发展计划和对人才培养的重视。 三、结束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国在职业教育体制上有许多方面需要借鉴当今职业教育先进国家的做法。另外,职业教育更受到企业用人观、社会就业观的影响,提高工作者的思想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是全社会的责任,必须逐步建立学校、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 [2]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十一五”期间全面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的若干意见(浙教高教〔2007〕188号)[z].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