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与抑郁症患者个性特征对比分析.doc

强迫症与抑郁症患者个性特征对比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强迫症与抑郁症患者个性特征对比分析

强迫症与抑郁症患者个性特征对比分析   作者:李建芬  作者单位:(云南o普洱)普洱市精神病医院   【摘要】 目的 了解强迫症与抑郁症患者的个性特征。 方法 采用气质性格量表对43例强迫症、43例抑郁症患者及43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测评分析。 结果 强迫症组及抑郁症组气质性格量表的避害性维度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自导性和团队合作性维度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强迫症组求新性维度分显著低于抑郁症组及对照组(P0.05)。 结论 强迫症患者求新性低于抑郁症。   【关键词】 强迫症;抑郁症;个性特征;气质性格量表;求新性   强迫症与抑郁症患者具有相同的自然史、家庭史和一些神经递质功能方面的特征,但有关两者性格特征的研究报道较少。为了解强迫症与抑郁症患者的个性特征,作者进行了相关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强迫症、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年龄≥18 a。(2)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强迫症或抑郁症的诊断标准。(3)抑郁症患者为单项抑郁发作。(4)排除有脑器质性疾病、严重躯体疾病、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病史者及物质滥用或依赖者等。共入组86例,其中强迫症43例,男17例,女26例;年龄18 a~66 a,平均年龄(35.3±11.9) a。抑郁症43例,男17例,女26例;年龄19 a~66 a,平均年龄(36.6±11.8) a。随机抽取与上述两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门诊健康体检者43例设为对照组,男17例,女26例;年龄18 a~66 a,平均年龄(35.1±12.2) a。三组年龄、性别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F=0.91,df=2.126,P0.05)。   1.2 方法   1.2.1 评定工具 采用气质性格量表(Temperament and Character Inventory TCI)对三组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TCI包括240个条目,分为求新性、避害性、趋奖性、持续有恒性四个气质维度和自我导向、团队合作和自我超越三个特性维度。由受过专业培训的专业人员应用统一指导语对三组被试进行问卷测试。记分方法:每个条目均以是否的形式回答,一般问题答是记1分,答否记0分;有星号的题目答是记0分,答否记1分;有关条目得分相加得出因子分,有关因子分相加得出各维度分。   1.2.2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三组TCI测评结果比较。表1显示,强迫症组及抑郁症组TCI的避害性维度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自导性和团队合作性维度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强迫症组求新性维度分显著低于抑郁症组及对照组(P0.05)。三组TCI各维度评分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抑郁症组比较ΔP0.05。   3 讨论   强迫症是一种重复出现缺乏现实意义的、不合情理的观念、情绪、意向或行为,虽力图克制但又无力摆脱的神经症;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强迫症状,包括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强迫意向和强迫行为。抑郁症是因大脑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系统功能失调所致的心理障碍,以情绪低落、兴趣或乐趣缺乏、持续性疲劳、生活原动力低下为主要特征,常伴随紧张不安、失眠、早醒、体重下降,周身不适等心身症状。强迫症与抑郁症患者不仅有表现的区别,其性格特征也存在异同。本研究发现,强迫症组及抑郁症组TCI的避害性维度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自导性和团队合作性维度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强迫症组求新性维度分显著低于抑郁症组及对照组(P0.05)。表明强迫症与抑郁症有相似的人格偏差(避害性),但强迫症区别于抑郁症是低的求新性。提示强迫症和抑郁症的生物心理学背景可能有区别,其确切的机理有待大样本的进一步研究。 可以免费下载论文的浏览器---文献检索浏览器 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