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截至11月底,在我国10个劳务大省中,已经有500万农民工提前返乡,到2009年春节,这一数字还会迅速扩大。当城市无法再为农民工们提供足够的工作机会,他们中的很多人就将不得不留在农村。大学生们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2009年的高校毕业生将达到史无前例的610万人,以目前的就业形势看,预计将有200万人左右找不到工作,这个数字是2003年的高校毕业生总和。而其他一些城市白领们,则有可能面临裁员的威胁……中国经济的每一次剧烈动荡,都会带来劳动力的重新流动,而每一次劳动力流动和资本的重新组合,又会成为中国经济新一轮成长的动力。站在这个立场,2009年的就业压力,就将成为中国劳动力市场重新涌动的第三次浪潮,这次浪潮涌向的主题词,将是“服务业”。改革开放之初,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在接纳数以亿计的劳动力的同时,也成为中国经济当时最富活力的象征。这是中国劳动力自由涌动的第一次浪潮。10年前,国企改制和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的双重影响,导致国企职工大量下岗,成为当时最严重的社会难题,但是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最终消化了大量失业人员,与此同时,民营企业也在这10年成长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力量。这是中国劳动力涌动的第二次浪潮。而这一次,从2007年开始的企业发展升级与2008年接踵而至的全球金融危机蔓延,使劳动力市场再次面临重新洗牌。数千万寻找岗位的劳动力何去何从?服务业将成为最大的就业蓄水池,我们由此将2009年看做“服务经济元年”。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服务业的崛起将是对旧有经济模式一次新的重组。在改革开放30年获取巨大成就之后,2009年将是中国经济一个新的开端。张炎夏:2009年利用好现代农业政策50岁出头的上海商人张炎夏喜欢自称“上海金山区廊下镇佃户”,2004年在金山租下500亩地开始种粮食。城里人去乡下种地,掀起了一轮投资现代农业潮。在张炎夏看来,相比很多工业领域的过度竞争,中国农业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谁先懂得利用农业政策优势,谁就抢占了商机。2009年他计划在上海签订1万亩土地种稻谷,用社会分工来管理农业,“像生产一颗螺丝钉一样去生产每一粒稻谷”。他说,“新农业不是依靠大量资金投入来完成,而是靠资本运作进行。政府的两点作用特别重要,一是为现代农业做担保,二是监督农产品质量”。主笔吴琪选择不去流转土地现在有不少城里人想去乡下承包土地,把土地集中起来搞规模经营,我看着好笑:他们是在重复我2004年做的傻事。那年我以每年250元/亩的价格租了将近500亩水田种稻子,结果发现自己与所有农民一样,走进了一个“高进低出”的怪圈——在地里投入的成本高,最后由于粮食收购价低,种地的利润非常少。我原本看中土地规模效应,并且想拿到粮食进入流通领域的利润,但是这样做提高了种地成本,风险也很大。直到做了5年尝试后,我发现农业领域有很多规则是与工业领域大不一样的。2009年对于农业投资来说,怎样降低成本和利用农业补贴的政策优势,是能否成功的关键。我从1984年开始做生意,卖过专利电话机、消防器材、办网站、开饭馆,所以会用做企业的方法来核算,衡量我在农业投资里的成本和风险。这几年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补贴的投入,使得在大城市投资农业,其实远比到偏远地区投资农业划算。以上海市来说,上海的农业补贴属于全国最高,2009年每种一亩地,政府给农民补贴最高可到320元,而江苏一亩地的补偿只有30元。但补贴是给种粮大户的,若某个大户的种田规模达到80亩,政府给予某个额度的补贴。规模达到200亩,才能获得每亩320元的最高补贴。上海农村是典型的人多地少,一个家庭祖孙三代,可能只有5亩多地,所以个体很难获得高额的农业补助。这就给了投资者商机,怎样通过规模经营得到并用好这些补贴。初入农业领域时,我并不懂得利用政府补助,而是选择了集中土地的方式来种地。2004年我到金山区廊下镇租地时,与当地政府签订了一年的租地合同,也就是将500亩地流转到了我手里。但是一季粮食种下来,我就发现集中土地是个不赚钱的买卖。流转土地后再雇农民为我干活,等于是我将农民个体隐性的土地和人工成本,全都算在了自己头上。如果每亩地租金500元,亩产1000斤,那么我每斤粮食的成本就比农民高5毛钱。再加上人工成本,每斤粮食要比农民多7毛钱的投入。一斤粮食国家的收购价是9毛,我种地成本就比农民高出7毛,怎么能赚到钱呢?农民说谷子晒3天就能干,可是他们为我干活时,哪有为自家晒谷翻得那么勤快?谷子5天也晒不干。人工费用比我的预算高出近一倍。农忙时一亩地好几人忙不过来,农闲时一个人也不需要,这种零散的季节性的用工,很难讲究效率。由于金山靠近上海市区、杭州、苏州等地,年轻人多年前就弃农打工了,我能找到的本地劳力,全是“3个人加起来超过200岁的”。如今上海的土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