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略论农业生产的先天性困境及其社会性补救
略论农业生产的先天性困境及其社会性补救(原载《经济学消息报》2009年第47期【11月20日】,略有改动。)中国人民大学农发学院 周 诚 吕亚荣 农业生产的先天性困境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和由种植业提供饲料的畜牧业两大产业,这两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资料的提供者。其中,种植业处于主导地位,畜牧业处于从属地位,从而,所谓“农业生产的先天性困境”是指农作物种植业受到多重的、严重的约束,使其在多方面具有极其明显的局限性,其实物及价值形态扩大再生产举步维艰。其主要的表现是:第一,农业生产受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和气候条件的产业本性约束。其中包括农作物从种到收的时限性(季节性),对于气候的从属性,以及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有限性。通过人力改变和适应自然条件,以便扩大生产规模,尽管是不得不为,但是所产生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而且诸如人工降雨、人工消雹以及抗御旱、涝等等灾害,成本都十分高昂。相比较而言,在厂房内进行的工业品生产,则根本不存在这类问题。第二,农业生产的露天性、大面积性.,导致严重的无效性耗费,从而形成产业运行性约束。其一是在以大地为“车间”的露天经营中,土壤、水分、肥料、农药的流失。一般而言,在农业生产中氮肥的有效利用率大体为30%至60%,磷肥为10%至25%,钾肥为40%至70%。而且,水土流失、地力下降的情况相当普遍。例如,福建闽江流域每年流失的泥沙达548万吨,按土壤氮、磷、钾含量折算,相当于每年冲走硫酸铵5.3万吨、过磷酸钙2.3万吨、氯化钾24.5万吨,等于该流每年施用化肥量的1.7倍,可谓触目惊心。其二是农业机具进行运动式作业所形成的高额无效成本(农机具运行式作业本身的额外耗费明显地高于固定作业,而且不可避免的放空运转所形成的无效成本高昂)。据估计,与机械的固定作业相比较,农机的运行式作业所形成的无效成本大约高达25%。第三,.农业生产的规模受耕地面积有限性的资源性约束。通过扩大耕地面积的途径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的潜力正在日益缩小,而且最终会达到极限。尤其是在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的状况不容乐观。建国初期,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为2.5亩,到2008年已下降到1.38亩,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 %,而且增加耕地的后备资源几乎为零。加之,由于受到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和气候条件的约束,农作物的的复种指数(播种面积/耕地面积)是极其有限而且其增加通常是非常困难甚至是绝对不可能增加的。第四,通过提高集约度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遭到“报酬递减规律”的科技性约束。具体而言,即在单位面积上投入人力、物力达到一定限度后,效益逐步递减。例如,1980年中国化肥生产率(每公斤化肥产粮)的统计数字举例如下:全国平均每斤化肥产粮7公斤,在新疆为18.38公斤(施肥量小),浙江为5.72公斤(施肥量大)。这生动地反映了化肥施用中的报酬递减状况。然而,为了持续增产,人们又不得不持续增施化肥。第五,随着农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净产值比重的下降。以上种种约束,诸如农机的季节性利用和运动式作业,自然灾害对于农业生产的额外摧残,水、肥、农药的流失,土地报酬的递减等等因素等等,最终导致了农业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或称“资本价值构成”)不断提高(即物化劳动投入所占比重高于活劳动)并日益超过工业部门,从而导致农业部门净产值比重的下降。例如,从1957年到1997年间,全国农业经济基层单位,生产费占总收入的比重,由26.5%上升到73.1%,就是对此的有力证明。凡此种种集中起来可以看出,农业的实物形态再生产困难重重,农业的价值形态扩大再生产步履蹒跚,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从而最终,使得农业成为十分突出的“高无效成本产业” “特殊弱质产业”。而且,可进一步概括出,农业生产是处于“先天性困境”之中的产业,出现这一状况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对于农业生产的社会性补救以上所述表明,农业实物和价值形态扩大再生产的局限性,需要政府的责无旁贷的扶持,换言之,农业产业的先天不足在客观上需要社会性补救。不过,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仅仅从价值形态进行考察,即可涵盖全部问题。 农业价值形态扩大再生产的局限性,随着整个社会商品经济的不断发达而日益显露。只有全面、彻底地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相应的补救举措,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方能持续正常运行。持续不断地实现农业的价值形态扩大再生产,既是农民、农村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又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遵循“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规律,必然要通过对于农业价值形态扩大再生产局限性的认识和采取相应对策取予以落实。农业成为特殊弱质产业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然而其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决定了社会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不得不予以大力扶持,从而农业便成为“社会特殊扶持性产业”。而且,饮水思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生命的共同特征之二.doc
- 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积累的过程.docx
- 生命的形成过程.doc
- 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规划及问题探讨.doc
- 生态园林的构建原则.doc
- 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doc
- 生产主管的实践化训练.doc
- 生态学专业分析.doc
- 生态学实验五生命表的编制山东大学实验报告.docx
- 生态建筑设计中绿化技术的集成应用.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