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神经影像学检查.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经影像学检查

神经影像学检查 一、头颅平片和脊柱平片 1.头颅平片检查简便安全,病人无痛苦和任何不适。头颅平片包括正位和侧位颅底、内听道、视神经孔、舌下神经孔及蝶鞍像等。头颅平片主要观察颅骨的厚度、密度及各部位结构,颅底的裂和孔,蝶鞍及颅内钙化斑等。目前很多适应头颅平片的检查已被CT和MRI等检查手段所取代。 一般摄正侧位片,必要时可摄颅底、内听道、视神经孔、舌下神经孔等片。主要观察头颅的形状和大小,注意内外板的轮廓、构造(缺损、稀疏、致密)、密度、板障的发育、颅骨缝(分离、闭合)、血管沟、蝶鞍、鼻窦、有无脑回压迹、异常钙化等。观察颅孔有无扩大及破坏,应注意两侧对比。 颅内压增高在小儿主要表现为头围增大、颅骨分离、颅骨变薄,亦可有脑回压迹增多,后床突及鞍背骨质疏松萎缩,进而导致蝶鞍扩大。肿瘤侵蚀附近的颅骨时,表现颅骨多发性溶骨性骨破坏。颅骨骨髓炎和颅骨结核显示局限性骨破坏灶,内含有腐骨。网状内皮细胞增多症和骨髓瘤常出现局部脱钙。多发性骨纤维异样、增殖症可有骨质破坏,并伴有颅底骨增厚。婴儿顶区骨膜下血肿可造成局部颅骨外板增厚。如骨质局部变厚,伴有毛玻璃状骨结构,内含小透光区,常是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的表现。 原发性狭颅症时,受累的骨缝先变窄变直,其边缘致密,可成嵴样。颅缝封合后颅缝密度迅速增高,而后消失。颅缝封合部位颅骨停止生长,未封合的颅骨呈代偿性生长扩大,因而形成不同的颅形。矢状缝和颞顶缝提前封合,形成舟状头;冠状缝和人字缝提前封合,形成短头;冠状缝和矢状缝提前封合形成尖头;一侧颅缝提前封合形成偏头;全颅缝均提前封合形成小头畸形。如果脑生长受限,则颅盖骨变薄,脑回压迫增多,有时可见蝶鞍吸收。 儿童蝶鞍部最常见的肿瘤是颅咽管瘤或鞍上的囊肿,这些肿瘤最常见的X线表现是鞍上呈点片状或斑片状钙化区。下视丘、视交叉和视神经的神经胶质瘤可发生蝶鞍部改变和视神经孔的扩大。除颅咽管瘤外,结节性硬化常见到散在、多发、大小不等棉花团状的钙化影。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Stiirge-Weber综合征)X线片的典型表现为双道的钙化线,底节钙化见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其他,如某些神经胶质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结核、囊虫、包虫、血管瘤及血肿都可发生钙化。 颅脑损伤时,线样骨折表现边缘清楚的线样透光影。凹陷骨折表现为颅骨局部全层或仅内板向颅内凹入。由于婴幼儿颅骨弹性好,呈现乒乓球状凹陷而看不到骨折的情况;颅底骨折在平片上不易看清骨折线,但可见到鼻旁窦,特别是蝶窦混浊和液平面、鼻咽腔顶部软组织肿胀和颅内积气等颅底骨折的间接征象。颅缝分离常合并颅骨骨折,两侧颅缝宽度相差1mm以上,或单侧颅缝宽度超过1mm即有诊断意义。 2.脊柱平片包括前后位、侧位和斜位。可观察脊柱的生理屈度,椎体有无发育异常,骨质有无破坏、骨折、脱位、变形和骨质增生等,以及椎弓根的形态、椎间孔和椎间隙的改变,椎板和棘突有无破坏或脊柱裂,椎旁有无软组织阴影等。 二、脊髓造影和脊髓血管造影 1.脊髓造影(visualizationofspinalcord)将造影剂碘苯酯(myodil)或甲泛葡胺(amipaque)经腰穿注入蛛网膜下隙后,改变体位在X线下观察其流动有无受阻,以及受阻的部位和形态,然后在病变部位摄片。脊髓碘水造影后也可行CT扫描,有助于诊断。脊髓造影的适应证为脊髓压迫症,如脊髓肿瘤、椎间盘脱出、椎管狭窄、慢性粘连性蛛网膜炎等。 2.脊髓血管造影(angiographyofspinalcord)是将含碘的水溶性造影剂注入脊髓的动脉系统,显示血管分布的情况,称为动脉造影,有助于诊断脊髓血管畸形和脊髓动静脉畸形等。 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脑血管造影是应用含碘显影剂,如泛影葡胺注入颈动脉或椎动脉内,然后在动脉期、毛细血管期和静脉期分别摄片。目前脑血管造影已被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所取代,该技术是应用电子计算机程序将组织图像转变成数字信号输入并储存,然后经动脉或静脉注入造影剂,将所获得的第二次图像也输入计算机,然后进行减影处理,使充盈造影剂的血管图像保留下来,而骨骼、脑组织等影像均被减影除去,保留下的血管图像经过再处理后转送到监视器上,得到清晰的血管影像。优点为简便快捷,血管影像清晰,并可作选择性拍片。 脑血管造影的方法通常采用股动脉或肱动脉插管法,可作全脑血管造影,可以观察脑血管的走行、有无移位、闭塞和有无异常血管等。主要适应证是头颈部血管病变,如动脉瘤和血管畸形等,而且是其他检查方法所不能取代的。 四、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 1.CT扫描及临床应用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ompu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