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腺性膀胱炎病理诊断分析及治疗探讨(附154例报告)
腺性膀胱炎病理诊断分析及治疗探讨(附154例报告)
作者:朱冬春 作者单位:321400 浙江省缙云县人民医院病理科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病理诊断分析及治疗探讨
作者收集本院诊治的154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并对其进行临床诊治与病理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86年1月至2005年12月来本院诊治,经膀胱镜活检,病理确诊的154例患者,男69例,女85例,男女比为1:1.2;年龄24~76岁,平均50岁。
1.2 临床症状
尿频、尿急83例,肉眼或镜下血尿25例,排尿困难7例,下腹胀痛5例,无特殊症状5例,合并膀胱结石21例,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7例,合并膀胱颈梗阻1例。
1.3 病变部位
位于膀胱颈,膀胱三角区、输尿管口周围119例,位于膀胱三角区累及侧壁、底部12例,位于后尿道4例,病变弥散连接成片及多灶性分布19例。
1.4 膀胱镜检查
局部粘膜粗糙,散在红色小滤泡样或小透明囊泡样105例,乳头状19例,片状疱疹状27例,绒毛状3例。在154例患者中,经常规对症治疗复发的81例(其中29例多次复发后行腔内电切治疗术后又复发3例),复发时间短者几个月,长者3年。
2 病理分析
154例患者中经病理诊断为移行上皮型97例,占63%;肠上皮型39例,占25%;前列腺上皮型14例,占9%;移行mdash;前列腺上皮混合型6例,占3%。
2.1 移行上皮型
以Brunn巢为特征上皮型。Brunn巢是移行上皮受到各种慢性炎症刺激时,向粘膜下呈花蕾状生长而被周围的结缔组织包绕分割,与表层粘膜移行上皮分离而形成的巢状结构,Brunn巢由分化良好的移行上皮组成,上皮细胞与周围的基膜垂直排列。
2.2 肠上皮型
正常情况下,膀胱粘膜无腺体,但在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下,膀胱粘膜移行上皮的基底细胞可呈慢性增生,并伸展至固有膜形成实心的上皮细胞巢。上皮巢内出现裂隙或分枝,环状管腔,中心出现腺性组织转化形成腺体结构,腺体上皮可分泌粘液,细胞核位于基底部,细胞质顶部含有丰富的粘液空泡,颇似富含杯状细胞的结肠上皮。
2.3 前列腺上皮型
腺腔较大,腺上皮呈单层柱状,立方或假复层柱状上皮,腺上皮与间质之间有胶原样基膜。
2.4 移行一前列腺上皮混合型
有Brunn巢和前列腺组织转化结构。
3 讨论
腺性膀胱炎1887年由Von Limberk首先报道,发病原因至今仍未完全明了,可能与膀胱慢性炎症,结石、梗阻等诱发因素刺激有关。腺性膀胱炎病理镜下特征是膀胱粘膜的增生和化生同时存在的病变。Brunn巢是移行上皮增生的一种特殊表现,移行上皮向粘膜固有层出芽性生长的结果。上皮巢中心可以液化形成空腔,内含清亮液体,即囊性膀胱炎。Brunn巢中心还可化生为柱状上皮或立方上皮,分泌粘液,在膀胱固有层内形成多数粘液腺样结构,称为腺性膀胱炎。由于囊性和腺性膀胱炎均发生在炎症病变基础上,其囊、腺性结构均由Brunn巢演变而来,两者不能截然分开[1]。腺性膀胱炎的发展是一个渐变过程:移行上皮单纯增生→Brunn芽→Brunn巢→囊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
随着腔内泌尿外科的发展以及活检意识的增强,有关腺性膀胱炎的报道明显增多。从1968年文献报道腺性膀胱炎发病率为0.1%~1.9%,1979年Wiener报道了100例外观正常膀胱的尸检情况,年龄12d~101岁,Brunn巢和囊性膀胱炎的发生率分别高达89%和60%,且大多为慢性炎症型和粘膜无显著的变化。为此对于膀胱内局部病变的处理,目前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一是认为腺性膀胱炎是良性病变,局部病理改变可暂不处理,但要定期随访。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腺性膀胱炎是一种癌前病变,需积极处理。近年来,周兴等[2]研究表明ras等基因蛋白在腺性膀胱炎和腺癌中的表达趋于一致,并且ras基因高表达的腺性膀胱炎发生腺癌的危险性较高,提示腺性膀胱炎形成与癌变转化可能存在相同的基因调控机制。Anderstron等[3]认为由于致癌的物质或慢性炎症刺激移行上皮增生成Von Brunn巢,进一步发展成腺癌,腺性膀胱炎易发展为移行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本组154例中发现膀胱腺癌,部分为粘液样腺癌3例;膀胱乳头状泌尿上皮癌,部分为鳞状细胞癌1例;膀胱低分化癌1例,肿瘤细胞多边形,不规则形,胞浆丰富透亮,异型明显,呈巢、索状排列,广泛浸润至平滑肌之间,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CK(+),EMA弱(+),PSA(-)PAP(+/-)。说明腺性膀胱炎癌变发病率之高。针对以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