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种植技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蒲公英种植技术

蒲公英种植技术 要想种植蒲公英,首先要了解蒲公英的分布与特征(一、蒲公英的分布与特征) 蒲公英别名婆婆丁、奶汁草等,是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主要以根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之功能,被称为中药中八大金刚之一。 蒲公英分布较广,原主产于河北、河南、安徽等地,我国其它大多数地区均可种植。 蒲公英一般株高15—25cm,根垂直。叶平展,成莲座状,叶片狭长,宽3cm。 花茎顶端生一头状花序,开黄色舌状花,在果实成熟时,形成一个白色绒球,具有冠毛的果实可以随风飘散。 了解了蒲公英的特征,接下我们了解一下蒲公英的种植技术(二、蒲公英的种植技术) 中药材类植物的营养主要来源于土壤,土壤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中药材的产量与质量。(1.土地的选择) 蒲公英适应性广,抗逆性很强。所以说栽培蒲公英应选择平坦,肥沃无荫蔽物,向阳,排水良好又有灌溉的土壤为好。 地选好后,接下来是整地(2.土地的耕作) 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进行整地,在翻耕的时候,每亩施入农家肥3000千克作为基肥,然后结合耕地翻入土中,土地深翻40厘米左右。 土地翻好后,进行凉晒2-3天,这样可以消灭块根类杂草和地下越冬的害虫。 土地晒好后,根据地势做成宽2-2.5m的畦。 如果土壤过旱,应在下种之前先浇一次水,待土壤稍干爽后,对土壤进行浅翻,翻地不宜过深,一般在5—6厘米即可。 耙平整细是整地的一项重要措施,用铁耙将大土坷垃打碎,使土壤疏松,使畦面平整,防止畦内包埋土块和杂物,以免影响蒲公英的成活,地整好后就可以栽种了。 蒲公英最常用的繁殖方法,是种子繁殖法。(3、繁殖方法) 一般在开春4月中旬左右进行播种。种子的质量要求是籽粒饱满,大小均匀。因为种子细小,为避免播种时不均匀,播种前可掺3~6倍的细沙,拌匀后就可以进行播种了。 播种时一般采用条播,按行距25—30厘米,开3—5厘米深的浅沟,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不要太厚,直接用耙子耙平就可以了。 种子播上以后,接下来就是田间管理了(4、田间管理),如果土壤湿度适中,大约15天左右就可以出苗。干旱地区雨季播种5—7天就可以出苗。虽说蒲公英的生长受环境影响很大,但其经济产量及药的品质取决于田间管理水平,所以加强田间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1)?? 当蒲公英刚刚显苗,此时正处在幼苗期间,在这一期间幼苗怕湿怕水。如遇连雨,便会出现根基部腐烂,这样会造成缺苗断垄。因此苗出齐后,不要再浇水,可进行浅锄,疏松表土。 当叶长长至10厘米左右时要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结合浅锄松土、将表土内的细根锄断,有助于主根生长。 (2)? 当叶长长至15厘米左右时,要对蒲公英进行追肥,每亩追施尿素10-15kg,饼肥25-40kg。追肥后应立即浇水,使养分能够被充分的吸收。如遇春旱影响出苗和幼苗生长时,可根据土壤含水量适时适量灌水,保证土壤的水分。 生长期的管理 6月下旬,当叶长长至25厘米左右时,蒲公英就进入了生长期,这个时期,植株一般不会在长高,主要是发根壮根。 ? 蒲公英的生长期较长,一般可达3个月左右。 (1)? 这个时间要经常注意中耕除草,保持田间无杂草,防止草与药共同生长的现象,影响蒲公英的产量和质量。 中耕除草,一般20天左右进行1次,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再定,一般植株封垄后就不便进行松土了。 松土时宜浅不宜深,以免伤根。 (2)? 7月下旬,蒲公英就进入生长期中最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蒲公英逐渐抽苔开花,代谢旺盛,耗水量大。这时应氮、磷配合进行追肥。每亩施尿素4~5kg或硝酸铵5~7.5kg,可顺行间施入。 施肥后,应急时浇灌,促使养份能够被充分的吸收。 生长后期的管理 9月下旬,蒲公英进入生长后期,也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这个时期一定要防止倒伏,应进行中耕培土,促使土壤保持良好的通透性,以利于根系的发育,增加侧根的数量,提高抗倒伏能力。 ? 依据蒲公英的生长情况,应进行叶面喷肥。每亩用尿素0.75~1kg、钼酸铵5~15kg、磷酸二氢钾10~30kg,对水30~50L喷雾。 蒲公英在生长阶段病虫害较多,防治极为重要。(三、病虫害防治)在病虫害防治上,应科学的施用农药,以免影响中药材的药用质量,尽可能采取生物与农业防治措施。 叶枯病 叶枯病主要为害植株叶片,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蔓延。发病初期叶面产生褐色、圆形小斑,病斑不断扩大,中心部呈灰褐色,最后叶片焦枯,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600倍液,65%代森锌500倍液进行药剂喷雾。间隔10—15天,连续2—3次。 根腐病 根腐病主要危害根茎部和根部。发病初期病部呈褐色至黑褐色,逐渐腐烂,后期外皮脱落,只剩下木质部,剖开病茎可见维管束褐变。湿度大时病部长出一层白色至粉红色菌丝状物。地上部叶片发黄或枝条萎缩,严重的枝条或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发现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