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手册2005
大连理工大学概况
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正式批准设有研究生院的56所大学之一,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专项资金支持建设的学校及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重点共建的学校,其综合实力位于我国高等学校的前列。
大连理工大学坐落在大连市的西部,学校依山傍海,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环境幽雅。1993年,江泽民主席视察大连理工大学时称,这里是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2002年,胡锦涛总书记来校视察时,勉励我校发扬传统,与时俱进,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建设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成立于1949年4月新中国诞生前夕,是中国共产党为迎接全国解放后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需要而创立的第一所正规大学,时为大连大学工学院;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工学院独立,首任院长为著名教育家屈伯川博士;1960年成为全国26所重点大学之一;1986年设立研究生院;1988年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1996年1月,学校通过国家“211工程”部门预审,并获中央专项资金支持;2001年—2003年实施“985工程”一期建设;2003年—2005年实施“十五”“211工程”建设;2003年12月被中央确定为中管干部学校;2004年实施“985工程”二期建设。学校现任党委书记是林安西教授,现任校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程耿东教授。
学校现设有研究生院及17个专门学院,37个系(部),51个本科专业,4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26个辽宁省重点学科;有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4个硕士点及工商管理硕士(MBA,含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硕士3个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9月,学校各类在校学生达到47998人,其中研究生15720人(全日制博士生2610人,全日制硕士生7059人,学位教育4236人,进修班学生1815人),全日制本科生17647人,二级独立学院(城市学院)全日制本科生4603人,继续教育学院学生9813人,外国留学生215人。
学校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现有中国科学院及工程院院士20人(其中双聘院士1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教授373人,??教授803人。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走在了本学科学术领域的前沿,他们中有陈嘉庚技术科学奖获得者2人,何梁何利奖获得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人,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4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14人。学校现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8名。
学校教学、科研设施完善,学术氛围浓郁,国际交流活跃。学校教室资源丰富,功能齐全。教学实验室管理规范、设备先进。全校共有67个实验室,其中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有4个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教学实验中心。1978年至今,共获科研奖励94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共50项;1995年以来,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15项。学校图书馆面积4.6万平方米,藏书219万余册、45万余种。学校校园网()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的主要节点之一,是大连地区第一个与INTERNET互连的校园网。大连理工大学校园网有丰富的中、英文网络资源和网站资源,学校为每位学生提供一个专用电子邮件信箱。校园网自1995年开通以来,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检索、科技查询和国内外信息交流服务。
学校与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的130余所著名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近几年,每年来校访问和讲学的国外专家近千人次,出国访问或讲学的教师200余人次。
为适应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采取了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学校以管理规范、学风优良著称,“学在大工”广为社会称颂。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及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已建立起完善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建校56年来,大连理工大学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毕业生。历届毕业生中涌现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国务院有关部委和省、市的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著名企业家等一批批杰出人才。毕业生遍布海内外,工作业绩斐然,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2001年8月,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签署重点共建大连理工大学协议。随着部、省、市投入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学校的育人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伯川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游泳馆、中心教学大楼、学生公寓等现代化、多功能、高水准的教学、文体、生活服务设施相继建成,学校的硬件环境建设水平处于全国高校的前列。
新世纪,学校借鉴世界上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办学经验,注重56年来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在龙胜勒黄水文站为期两年的工作总结.doc
- 地下室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
- 地下建筑卫生排水系统设计优化方案比较.doc
- 地方性氟中毒知识讲座05.doc
-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目标责任书.doc
- 地铁建设工程地连墙施工强制性管理规定.doc
- 坟台小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方案.doc
- 城乡环境综治领导讲话个人心得体会1.doc
- 城保单位基本信息调整申报操作指南.doc
- 城关小学德育示范校复查汇报材料1.doc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