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县特困村贫困现状调查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泸溪县特困村贫困现状调查报告

泸溪县特困村贫困现状调查报告 为准确掌握全县农村贫困现状,积极探索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有效途径,根据省委张春贤书记指示和湘贫办字〔2010〕14号文件《关于开展特困村调查的通知》精神要求,近日,我县认真开展了对潮底村、高大坪村、楠木冲村、溪头村、白泥塘村、黑竹坳村、横坡村等30个特困村的贫困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特困村贫困现状 1、人口及经济状况。30个被调查村共有村民小组149个,农户9767户,总人口47884人(其中:劳动力25938人,占总人口的54%;常年外出打工人数14125人,占总人口29%人),现有贫困人口12149人,占全县农村总贫困人口的34.5%。到2009年底,30个特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58元,人均产粮达262公斤。 2、自然资源状况。30个被调查村共有总面积291513亩,其中耕地面积54904亩(水田面积28995亩,占耕地面积的53%;旱地面积25909亩,占耕地面积的47%),占总面积的18.9%;山林面积231196亩,占总面积的79.3%;水田面积5413亩,占总面积的1.8%。被调查村有16个以椪柑、烟叶、油茶、辣椒、水稻为主导产业,有6个以养猪、劳务为主导产业,有8个属产业空白村。 3、社会基础状况。30个特困村,目前存在饮水困难的人数达29684人,占总人口的62%; 1973户还处于无房或危房状态;只有9%的农户拥有沼气池;有43个组还未通公路,只有11个组的道路实施了硬化建设;27个村有小学,适龄儿童达5726人,其中在校学生5418人;有6个村没有卫生室,近7000多群众看病非常困难。 二、特困村致贫原因 1、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泸溪县因处于自然灾害多发地带,贫困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薄弱,加上基础设施老化、生产生活条件落后,贫困村农民一遇自然灾害就容易出现返贫。如:2008年初的特大冰雪灾害,造成全县大面积椪柑及桔园基础配套设施受损,贫困村的有线电视、电信网络、通村公路、农田水利设施等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难以及时恢复,农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2、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大部分贫困村处于崇山峻岭之中,那里气候恶劣、交通不便、生产落后,有的村虽然通了路但由于路况较差、资金短缺、无力养护,导致与外界物质交流和商品交换十分困难,很多农业生产难以发展,农民始终在贫困中挣扎。目前,30个被调研村还有43个组没有通公路,有6个村没有医疗卫生室,有91%的农户还没有用上沼气,只有38%的人解决了饮水困难问题,无房和危房户还占20%以上。 3、农民收入结构单一。从调查结果显示:30个特困村大部分农户靠椪柑、烟叶、养殖、水稻及外出打工增加家庭经济收入。他们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非常弱,收入渠道狭窄,经济收入增加缓慢。据统计,53%的农户家庭收入靠种植业,20%的农户家庭收入靠养殖业,10%的农户家庭收入靠外出务工,17%的农户家庭收入靠其他取得。 4、农民素质普遍较低。贫困人口中,大多数农民思想观念陈旧,小农思想严重,对怎样脱贫致富懒思考、怕困难、怕担风险;有些农民想致富,但受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又难以找到一条致富的门路;农民素质偏低,信息渠道狭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差,导致农业生产力水平提不高,农业生产效益跟不上。特别是受贫困的影响,农民受教育的面不广,贫困农民脱贫的难度加大。据调查:30个特困村初中文化以上的劳动力只占52%,而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仅占了48%,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经营效益,而且还影响了他们外出务工竞争收入较高的非农岗位就业机会。 5、宏观经济影响严重。近两年来,由于受冰雪灾害、全球金融危机、四川广元事件等因素的影响,全县农村农产品价格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农民靠农产品价格因素增收和外出打工增收的难度加大,贫困村农民以椪柑、烟叶、养殖、劳务等为主的支柱产业难以发挥效益,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增收,造成部分贫困户因之而返贫。 6、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贫困村农民生产投入普遍缺乏,有些农户连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都无钱购买,最基本的耕作器械,如耕牛也买不起,更谈不上去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发展多种经营。尽管近几年,国家对这些贫困地区给予了极大扶持,但因受地理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还是难以满足贫困户发展生产的需要。当前,金融部门的条块管理,导致政府部门与之协调的能力不断在减弱,加之,扶贫资金投入较少、到位迟缓,严重影响了贫困村支柱产业的发展。 三、消除贫困的对策及建议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交通不便、通讯落后、能源不足仍是制约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下一轮扶贫工作一定要加大力度,尽快结束贫困乡村基础环境较差的状况。目前,就我县贫困村而言,重点应抓好椪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乡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