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行为主义二语习得观.ppt
行为主义二语习得观 巴甫洛夫条件作用理论 ?1.习得(acquisition)律??? 巴甫洛夫条件作用的基本特征,是通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配对引起条件反射,在实验中,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可以有多种配对方法。 ?2.消退(extinction)律消退是指条件刺激多次重复而不伴随无条件刺激,条件反射逐渐削弱直至消失的过程。但是,条件反射的消失并不以为着这一习惯再也没有了。在过了一段时间后,条件反射会自发恢复。但这种自发恢复是不完全的,即不能达到原来的强度??? 巴甫洛夫条件作用的基本特征,是通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配对引起条件反射,在实验中,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可以有多种配对方法。 ?3.泛化(generalization)律??? 某一种条件反射一旦确立,就可以由类似于原来条件刺激的刺激引发。巴甫洛夫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有机体在开始时一般都以同样的方式对与原来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作出反应。例如,如果原来的条件刺激是500hz的音调,现在用400hz或600hz的音调也能引起条件反射。 ?4.辨别(discrimination)律??? 当条件作用过程开始时,有机体需要辨别相关刺激与无关刺激。通过辨别学习,有机体有选择地对某些刺激作出反应,而不对其它刺激作出反应,在条件作用中,辨别是与泛化相反的过程。如前所述,如果有机体已对500hz的音调建立了条件反射,会对400hz或600hz的音调产生分化反应。但是,如果采用有差异的配对方法,即把500hz的音调与无条件刺激配对,而在呈现400hz或600hz的音调时不伴随无条件刺激,这样,有机体对400hz或600hz的音调的反射就会消退,而只对500hz的音调形成条件反射。 5.高级条件作用(higher-order conditioning)律??? 巴甫洛夫在实验中发现,可以用其他各种刺激来替代原来的条件刺激,以唤起已确立的那种条件反射。换言之,原来的条件刺激可以在后来的尝试中起无条件刺激的作用。例如,狗在对铃声形成唾液分泌反射之后,把铃声(CS1)与灯光(CS2)配对,也能使狗产生唾液分泌反射。狗对灯光(CS2)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也就是高级条件作用的过程。 事物→音义→形义 巴甫洛夫还研究了厌恶条件作用(aversive conditioning)。他用电击狗的脚,电击是一种无条件刺激,狗腿收缩是一种无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用各种声响和视觉刺激作为条件刺激。由于狗被绑在仪器上,它不可能逃脱电击。狗除了对这种厌恶刺激作出腿的收缩反射外,很快地显示出一种泛化的恐惧反应。 条件性刺激----------------------→无反应 (条件反射前) 条件性刺激 条件反射 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射 环境决定论者 他认为儿童是被动的个体,其成长决定于所处的环境。儿童成长为什么样的人,教育者负有很大的责任。当他读到巴甫洛夫的研究成果后,开始认为经典条件作用的原则不仅适用于动物,人类的大部分行为也服从经典条件作用原理,并致力于儿童情绪的研究。 动物学习实验的借鉴 “行为主义者……承认并不在人与动物之间划出一道界限。人的行为尽管精细复杂,但仅构成行为主义者全部研究计划的一部分。” 1.关于感觉?? 华生从他的行为主义观点出发,在其著述中尽量避免应用“感觉”之类的传统心理学名词,代之以“刺激”和“反应”等字眼。他把各种感觉改为“视反应”、“听反应”、“痛反应”等,还用视反应错误来取代错觉。同时华生还认为,可以写一部心理学,不用“意识”、“心理状态”和“心”这类术语,而是用“刺激与反应”和“习惯形成”等术语来表述。 二语习得的反应 2.关于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华生在早期并不否认本能的存在,只不过把本能看作是一种由许多在适当的刺激作用下系统地展现出来的先天性反应所形成的组合。?? ?可是,他后来却主张在心理学中取消本能的概念,认为在心理学中不再需要本能概念。他说: “请给我十几个健康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在我的特殊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十几个婴儿之中,我随便拿出一个来,都可以训练他成为任何一种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族是怎样的,我都能够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或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界首领,或者甚至也可以训练他成为一个乞丐或窃贼。” 这段话一直被人们公认为环境决定论的经典表述。?? 环境与习得 3.关于动作流的概念?? 华生又提出了动作流的概念,以代替詹姆士的意识流。他把人一生的全部行为制成一个由简到繁的图表,认为人的一生的行为是川流不息的动作流,从受精卵开始,随年龄增长日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