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审马铃薯种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国审马铃薯种类

2011年国审马铃薯品种 审定编号:国审薯2011001 品种名称:青薯9号 选育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品种来源:387521.3/APHRODITE系统选育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晚熟鲜食品种,生育期115天左右。株高89.3厘米左右,植株直立,分枝多,生长势强,枝叶繁茂,茎绿色带褐色,基部紫褐色,叶深绿色,复叶挺拔、大小中等,叶缘平展,花冠紫色,天然结实少。结薯集中,块茎长圆形,红皮黄肉,成熟后表皮有网纹、沿维管束有红纹,芽眼少而浅。区试单株主茎数2.9个,结薯5.2个,单薯重95.9克,商品薯率77.1%。经室内人工接种鉴定:植株中抗马铃薯X病毒,抗马铃薯Y病毒,抗晚疫病。区试田间有晚疫病发生。块茎品质:淀粉含量15.1%,干物质含量23.6%,还原糖含量0.19%,粗蛋白含量2.08%,维生素C含量18.6毫克/100克鲜薯。 产量表现:2009~2010年参加中晚熟西北组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块茎亩产1764千克,比对照平均增产40.7%。2010年生产试验,块茎亩产192 栽培技术要点:1.西北地区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2.每亩种植密度3200~3700株。3.播前催芽,施足基肥。4.生育期间要控制株高,防止地上部分生长过旺;注意防治蚜虫、晚疫病等病虫害;及时中耕培土,结薯期和薯块膨大期及时灌水,收获前一周停止灌水,以利收获贮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青海东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一季作区作为晚熟鲜食品种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薯2011002 品种名称:庄薯3号 选育单位:甘肃省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品种来源:87-46-1(142-18/陇薯1号)/青85-5-1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晚熟鲜食品种,生育期114天左右。株高79.8厘米左右,植株直立,分枝多,枝叶繁茂,生长势强,茎绿色,基部绿色,叶深绿色,复叶挺拔、大小中等,叶缘平展,花冠紫色,天然结实少。结薯集中,块茎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芽眼少而浅。区试单株主茎数2.8个、结薯6.4个,商品薯率79.5%。经室内人工接种鉴定,植株抗马铃薯X病毒病,高抗马铃薯Y病毒病,轻感晚疫病。块茎品质:淀粉含量14.6%,干物质含量24.4%,还原糖含量0.15%,粗蛋白含量2.48%,维生素C含量14.4毫克/100克鲜薯。 产量表现:2009~2010年参加中晚熟组西北组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块茎亩产1779千克,比对照陇薯3号增产41.9%。2010年生产试验,块茎亩产1715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1.西北地区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2.每亩种植密度3500~4000株。3.播前催芽,施足基肥。4.生育期间注意防治蚜虫、晚疫病等病虫害,及时培土中耕,结薯期和薯块膨大期及时灌水,收获前一周停止灌水,以利收获贮藏。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青海东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一季作区作为晚熟鲜食品种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薯2011003 品种名称:秦芋32号 选育单位:陕西省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秦芋30号/89-1(高原3号/文胜4号) 特征特性:中晚熟鲜食品种,生育期85天左右。株高60厘米左右,植株直立,生长势中等,分枝少,茎叶绿色,花冠白色,开花繁茂,天然结实性差。匍匐茎中等长,块茎圆扁型,表皮光滑、淡黄色,肉黄色,芽眼较浅。区试单株主茎数3.7个、结薯6.6个,平均单薯重72.3克,商品薯率78.4%。经室内人工接种鉴定:植株中抗马铃薯X病毒病和Y病毒病,抗晚疫病。区试田间调查感晚疫病。块茎品质:淀粉含量11.8%,干物质含量18.5%,还原糖含量0.29%,粗蛋白含量2.10%,维生素C含量14.2毫克/100克鲜薯。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中晚熟西南组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块茎亩产1599千克,比对照平均增产5.8%。2010年生产试验,块茎亩产1443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1.西南山区2月下旬至3月中旬播种,丘陵区可在12月下旬至元月中旬播种。2.每亩种植密度4000株左右。3.选择排水便利地块种植,播前催芽,施足基肥,适当增施有机肥和钾肥。4.生育期间注意防治蚜虫、晚疫病等病虫害,及时除草、中耕和培土。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北宜昌,陕西南部,云南大理、昭通,贵州毕节,四川中南部作为中晚熟鲜食品种种植。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