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子所讲的软弱、柔弱,并不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软弱无力的意思。此处,由于水性趋下居卑,因而老子又阐扬卑下屈辱的观念,实际上反而能够保持高高在上的地位,具有坚强的力量。本章后面有一句话:“正言若反”,集中概括了老子辩证法思想,其含义十分深刻、丰富。 5.如何看待老子的“天之道”和“人之道”? 【名师点拨】 在老子看来,“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是自然界最初的自然法则——“天之道”。但人们早已忘却“天之道”,代之而建立了人们自己的法则——“人之道”,即有利于富人而损于贫者。“天之道”,有利于贫者,给他们带来宁静与和平,而“人之道”则相反,它是富人手中的工具,使贫者濒于“民不畏死”的绝境。老子认为应该使贫富平均,大家有利。老子希望以“天之道”警戒富人,让他们本着自己的利益以遵行天道。 他要求富者能够做到“常善救人,故人无弃人;常善救物,则物无弃物”。从均富和使人与物都能得到充分利用一点来看,老子的愿望是好的,但在考虑如何实现这一愿望时,他并没有提出任何积极的斗争纲领,而是向剥削者说教,幻想他们发善心,这又充分暴露了老子在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上的软弱无力。 6.如何理解老子说的“正言若反”? 【名师点拨】 “正言若反”,集中概括了老子的辩证思想,其含义十分深刻、丰富。老子所说“正言若反”是老子对全书中那些相反相成的言论的高度概括,例如“明道若昧”“进道若退”“上德若谷”等。这些句子的结构都是类似的,它们本来是彼此相异的、互相排斥的、对立的,但在某种条件下, 某种意义上,表示某种特定事物的概念和它的对方具有了统一性,二者互相包含,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彼此同一、一致。这样,在同一个判断中,就包含了对立概念的流动、转化,体现了概念的灵活性。当然,这种灵活性是有条件的,《老子》中的话也只有一定条件下才有意义。 [细剖·深析] [楼主] 孔孟崇尚刚健进取,老子却贵柔守雌,你认为人应该具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沙发] 老子的智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作从漫长的历史兴衰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结晶,他强调事物的相对与转化,实际上告诫人们应以长远变化的眼光来看问题,他赞成人们在高与强时,取一种低和弱的姿态,这对于世人的生活,特别是失势的人显得特别富有教益。从这样一个角度看,老子思想是一种失败者的哲学。 [板凳] 宇宙万物都符合“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规律,人生无需由天主宰,更无需由人安排,一切要顺应自然,只有达到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才能得到无限的自由。对待功名应“削迹捐势,不为功名”。这样,捐弃功名,淡泊名利,秉持清心寡欲、见素抱朴的生活态度,追求一种无欲无争、无知无为、贵柔守雌的生活,以求得与自然的贯通与融合,不失为人生的美好选择。 [三楼]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我们功名显达,具备更好的条件为国为民做更大的贡献时,我们应胸怀祖国与天下,抱着治国济人的情怀,为天下苍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当我们困窘不堪,志不得伸时,我们应师法自然,保持心灵的恬淡虚静,在隐逸中求得心灵的解脱,实现“齐物我,齐是非”的至高境界,达到“独善其身”的目的。 写作素材积累 韵散结合的方法 《老子》以诗一般的语言来表达深邃的哲学思想,是哲理与诗意的结合。如:“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老子》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其韵散结合的文体不同于其他诸子。其文句大体整齐,有的全是韵语,多数则是韵散结合。其押韵无一定格式, 技法借鉴 大多是随文成韵,较为自由,字数不拘,用韵规则不一。这种韵散结合的文体,虽不是《老子》所独有,但以它最为突出。 要想做到韵散结合,首先要有哲理的思考,其次要对语言进行凝练。 ●随堂练笔 以“生命”、“希望”、“感动”为话题,写一段话(片断),注意运用韵散结合的方法,不少于100字。 1.课内素材开发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当你开始懂得效法大地万物的时候,你便开始懂得对一切羞辱、委屈、脏污都要适应并能使我们不在功名利禄上浪费生命,才能使我们集中精力,实现自己的理想,人生的升华! 素材积累 [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可以运用到与“宽容”、“理想”、“人生的升华”、“屈与伸”等有关话题的作文中。 2.鲜活素材速递 农历二月十五,我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老子诞辰2580周年,四川大学献出了一份厚重的贺礼:世界上首个老子研究院昨日在该校挂牌成立。 据了解,四川大学是中国道教学研究重地,早在1983年便率先在全国高校中招收以“老子道教研究”为方向的宗教学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准成为全国高校第一个宗教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该校杰出教授、被誉为“道教学泰斗”的卿希泰先生,相继带头承担了国家、教育部和省级重点项目、国际资助重大科研课题30余项。其中,标志性成果《中国道教史》,成为中国老子道教学研究的奠基之作,蜚声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