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范仲淹和王安石变法比较.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范仲淹与王安石变法比较 一、 年代   庆历新政:北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9月――庆历五年(1045年)三月前后,历时一年半。   熙宁变法: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2月――元佑元年(1086年)8月前后,历时17年半。后新法又在哲宗朝、徽宗朝得以实施。      二、 主持人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最高职务:参知政事(副宰相)。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谥号:.文。江西临川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最高职务:宰相(2次)。      两人有很多相似点,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也是两次新政有了不同的结局(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失败的方式影响力不同)。      1、 私人关系:王安石的父亲王益是范仲淹的同年友人,都是大中祥符8年的进士。王安石曾给在杭州任知州的范仲淹写过3封信,范仲淹死后又为他写了祭文。      2、 家庭出身:都是中下层官员的家庭,青少年时生活颇为艰辛。范仲淹有“断齑划粥”的典故,经常吃冷粥和咸菜;王安石十几岁时经常上山采野菜给全家人吃。不过范仲淹似乎更让人同情些,因为他到二十多岁时才知道自己的父亲并非亲生父亲,30年一直姓着别人家的姓,30岁以后才叫范仲淹。      3、 生活习惯:都是对物质要求不高的人。范仲淹终其一生一顿不置两个荤菜。居家时喜欢穿宽松舒适的道服,为同年好友写过《道服赞》,真迹现藏于故宫博物馆。王安石根本不在乎吃什么,鼻子底下有什么菜吃什么菜,他还吃过皇帝家的鱼饵。极不注重个人卫生,长时间不洗澡、不刷牙、不洗脸、不换衣服。      4、 生活情趣:范仲淹擅长弹琴(音乐家崔遵度的弟子)、舞剑(类似于每天做广播体操)、下围棋(写过相关论文)、书法(得过奖,书法家的鼓励奖)、气功(有两次走火入魔晕倒的经历)、行医(给人开过一些偏方)。王安石:不详,期待爆料。      5、 金钱态度:范仲淹有临睡前算帐的习惯,计划支出与实际支出核对无误了,就酣然入睡,否则辗转难眠。喜欢参与慈善事业和希望工程,经常救助贫困学生,老年时将所有财产用来建立“苏州义庄”的慈善事业。王安石是国家财政的理财高手,但对私人财产不加控制,逐渐成为亲戚、朋友、同事的自动取款机。      6、 成名途径:范仲淹以3次犯颜直谏名满天下,第一次要求垂帘听政的刘太后撤帘还政,遭贬黜;第二次反对刚亲政的仁宗不能废后遭贬黜;第三次指责宰相吕夷简用人不当遭贬黜。每贬一次,名气就大一点。王安石以入仕途20年多次拒绝入京为官而名动公卿。每拒绝一次,名气就大一点。      7、 个性魅力:范仲淹的外和内刚:他代表着当时士大夫阶层推崇的主流性格,既有坚定不移的理想追求,不谓权贵的正义凛然,又豪迈慷慨,不拘小节,有广泛的社交圈与人际关系网,以一种领袖的姿态引领改革潮流。王安石的特立独行:他从不妥协,从不关注与考虑别人的意见,果敢自信、生机勃勃。他用天然纯真近乎痴的的个性与完美的个人品行获得了后人的一致赞誉。      8、 能力才干:两人都是政务管理的高手,在做具体事务时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善待老百姓,都具有崇高的官声与民望。范仲淹的志向是当宰相,为民福利,所以他并不甘心一直在底层做一个小吏;王安石倒不太在意官的大小,心甘情愿呆在基层二十多年,不愿入朝做京官。 两人都是文学家,但王安石在这方面占了很大的优势,唐宋八大家,那不是吹的。两人对财政都有理论研究与实际经验,但显然王安石的在这方面的能力似乎还没人能超越。范仲淹碰上了宋夏战争,有机会显示自己的军事才能,虽然宋军屡战屡败,但在范仲淹主持的战线上没吃过败仗。王安石没遇上战争,这方面才能不可而知。但王安石的口才相当好,基本上能把不可能说成可能,把活的说成死的。      9、 选才荐人:范仲淹――坚持德才兼备,任人惟贤,一生几乎没用错过人。王安石――不管黑猫白猫,能逮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由此可见,范仲淹属于对人生有着清醒的认识、精细的安排的人,他处处考虑周全,又有很强的自我约束能力。他是性格虽然刚正不阿,但并不执拗。为了他自己认为的正义与理想,他可以不要前途,甚至是生命,但当他意识到自己无力改变一切时,能很快地调整心态。而王安石的性格更坚硬,更执拗,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沉浸在自己营造的美好世界中,他的文章,他的诗歌,他的事业,他都可以全身心投入。他可以放弃一切他认为不重要的东西,比如一切身外之物,这是一个有高度智慧的人,但他生得太早了。一千年前的社会,还无福消受他的智慧。      三、 直属上司   宋仁宗:范仲淹的顶头上司,行新政时34岁,是宋一朝最宽厚仁慈的皇帝,但意志薄弱,容易被各种意见左右,新政的失败与他的动摇反复有很大的关系。对范仲淹的信任:有限范围内的全力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