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峨边彝族民歌歌词艺术特点
四川峨边彝族民歌歌词艺术特点
四川峨边彝族民歌歌词艺术特点
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 四川峨边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小凉山区,东与沙湾、沐川接壤,南与马边县毗邻,西与美姑、甘洛县交界,北与峨眉山市、金口河相连,处于凉山彝族自治州与汉族的交错地带。据笔者调查,四川峨边彝族现存民歌体裁有婚嫁歌、丧礼歌、情歌、山歌、节日歌和儿歌等,其中以叙事性较强的婚嫁歌数量居多。这类风俗性婚嫁歌以社会生活和习俗活动为载体,其演唱场合及功能决定了歌词内容远比音乐丰富、复杂。在此,笔者从歌词的正词和衬词两方面来分析峨边彝族民歌歌词的艺术特点。
一、正词
正词是歌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集中表达歌曲的主题思想。为了深刻而形象地传达歌词的内涵,正词必须借助一定的表现形式。峨边彝族民歌正词的表现形式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赋、比、兴手法
关于赋、比、兴的特点,宋代朱熹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即直接陈述与白描;比者,以彼物比此物,即比喻和比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先用别的事物来开头,然后再转到正题,以此引出或映衬下句唱词中具体的叙事和抒情。赋多体现在叙事性民歌中,如《阿依阿知》《甘嫫阿妞》等歌曲中对故事情节的直接陈述。比常出现在抒情性民歌中,如《布谷鸟》中唱的一声回荡田坝间,歌声醉倒锄禾人,倚锄侧耳失魂听、云雀巧弄舌簧婉转唱,云雀翩翩轻舞花霓裳,云雀美仑美奂好身段。兴多用在叙事性民歌中,如婚礼对歌中的《问候歌》等。赋、比、兴手法彝族民歌中广泛使用,不仅深化了主题,还给人亲切、形象之感,大大增强了歌曲的艺术感染力。除以上情况外,三种表现手法也常常一起使用,共同表现歌曲的主题思想,共同塑造音乐形象。
(二)夸张、排比手法
夸张和排比是峨边彝族民歌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是在事实的基础上,为达到某种表达的需要,对事物进行了艺术修饰,使人听到后感到既生动形象又合乎情理。这种手法可以用来制造某种特定的气氛,起到幽默风趣或生动形象的艺术效果。
(三)对称、统一原则
对称、统一是峨边彝族民歌歌词在语言和句式上的一种表现手法,主要有两个突出的特点:声韵和谐与词句成双。声韵和谐,是指彝族民歌十分注意歌词押韵、语调和谐及结构统一。歌曲在词句上往往前后相联,上下相扣,即前后词句、上下词句互相联系、彼此照应,形成一种回环的音乐美。在歌词中,有的隔句押,有的隔行押,有的句句押,如《玛曲姐姐》:玛曲姐姐我俩头不美,头帕像雄鹰展翅会变美;玛曲姐姐我俩颈脖不美,领子领牌银闪闪会变美这首歌曲句式较规整、对称,押尾韵,上句押下句,句句押,声韵协和,琅琅上口。
词句成双,是指峨边彝族民歌习惯用相对照的两个事物来表现主题思想,正如彝族理论家所说的:诗须写成双,写双不写单,写单不象样,写双才叫诗,这种诗歌特点反映在民歌里就是词句成双。成双是指描写的对象是相似或对比的两个事物,但词句可以为单数句也可为偶数句,如《你听过吗?你见过吗?》:啊,你知否?太阳的妈妈叫什么?啊,我知啊!太阳的妈妈叫曲依。啊,你知否?月亮的妈妈叫什么?啊,我知啊!月亮的妈妈叫什依。啊,你知否?是谁开启了黎明的暗门?啊,我知啊!是打鸣的公鸡开启了黎明的暗门。啊,你知否,是谁拉下了黄昏的帷幕?啊,我知啊!是傍晚的微风拉下了黄昏的帷幕这首对歌形式的民歌,由上下句(偶数句)构成的四个分段,在描写事物和其含义上看,是成双的,如太阳和月亮,黎明和黄昏、暗门和帏幕,开启和拉下等。这种词句成双手法起到了互相映衬、互相烘托的作用,显示出对称、统一的内部结构,使所表现的内容更形象、生动。
二、衬词
衬词是歌词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民歌特有的一种表现手段。它与歌曲的正词不同,离开了旋律,
它的独立表现意义是有限的,需与音乐相结合才能充分体现它的作用。可以说衬词的音乐表现意义重于文学表现意义。因民族语言的影响及歌曲的情感表达和音乐结构的需要,峨边彝族民歌使用衬词较频繁,与歌曲结构形式紧密结合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形成了浓郁的民族地方风格。
(一)衬词特点
从语言语音角度来看,峨边彝族民歌的一部分衬词在发音上带有很强的鼻音,这是彝族民歌衬词的一个突出特点。这种特点与彝族语音的构成有密切关系。峨边彝族普遍使用义诺语,即义诺支系说的一种语言。语音由44个声母和27个韵母构成,声母一般都有很强的鼻冠音,如m、mb、n、nd等,韵母均由单元音组成。演唱时,歌手常用带鼻音的哼鸣轻声起腔,最后又回到带鼻音的尾音,因而,歌曲的首尾经常出现一些恩、涅、妞和莫等无实际意义的鼻音衬词。
(二)衬词类别
根据峨边彝族民歌衬词的文学表现意义,可将其分为三种:
1.一般衬词。这类衬词主要由无实意的感叹词、助词和拟声词等虚词充当,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