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年文化:当代审美文化批判_0
青年文化:当代审美文化批判
英国波普 艺术 家理查德·汉密尔顿曾经给流行艺术作了一个多方位的界定,说它是”通俗的(为大众接受而设计)、短暂的(昙花一现)、消费性的、廉价的、大批生产的、年轻的(对象是青年)、诙谐的、色情的、机智的、有魅力的、大 企业 式的,等等。”其中特别给予流行艺术以一种年龄段的界说,指出了它的青年性、青春性。诚然,当下的流行文化,诸如迪斯科、霹雳舞、摇滚乐、卡拉OK、 音乐 茶座、排行榜、时装表演、武侠电影、进口大片、言情小说、文化衫、婚纱摄影、西式快餐、贺卡、鲜花礼仪、室内装璜……,大都属于青年人,为青年人所激赏、钟爱和嗜好,使青年人乐此不疲、趋之若鹜,从而都可以归入青年文化的范畴。
第一节青年文化与青年心理
第一个使用”青年文化”(Youthculture)这一说法的是美国 社会 学家T.帕森斯,他用这一概念来说明本世纪40年代美国青年的意识和行为。嗣后又有人将其称为”反文化”、”新文化”等,以示青年文化偏离、排斥、对抗”成人文化”或”主流文化”的总体态势。
“青年文化”作为以青年期这一年龄段为界说而划分出的亚文化,其本源性的依据在于这一人生 发展 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青年期是生命过程中继于童年期之后的第二个阶段,心理 分析 学家容格将这一阶段称为人生的”二元阶段”,认为如果要从青年期林林总总的 问题 中归纳出一些共同的、基本的要素,那么在所有的例子中都可以发现青年人对于童年意识水平的多多少少的明显坚持,以及对于侵入自己生活的陌生的东西的反抗。但是青年人面临一个非常矛盾的问题,这些陌生东西的侵入乃是心理取得扩展、人生发生转变的必然而又必要的过程,它是摆脱束缚、预示发展、面向未来的,因此尽管他反抗和抵制,但还是不得不把这些陌生的东西作为异己的”又一个我”接受下来,”这些现象中有某种惰性,即,坚持早期状态”,但同时”个体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必须承认并接受那些自己感到陌生,与自己不同的东西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把它们当作”又一个我”“。这就构成了”反抗/接受”的二元格局,也就使得青年期充满了矛盾,时时为紧张和焦虑所困扰。格式塔心 理学 家K.勒温则将青年人称为”边缘人”(Marginalman),指出其特点是缺乏安定感,容易神经过敏和处于紧张状态,他们常常靠自己的文化来对抗成年人的主流文化,以取得某种安定感。
处于这种充满矛盾冲突的”二元阶段”,作为游离于中心世界、主流世界之外的”边缘人”,青年人在社会心理方面又表现出对自我和对社会的高度关心、对异性兴趣的增加和对父母的反抗性。在这些社会心理特点中,恰恰可以寻绎出”青年文化”的种种特质,同时找到考察当代审美文化的又一视角。
有一位美国学者说过:”什么是青年文化?青年文化就是流行歌曲,就是摇滚乐。”这一流传广泛的说法显然不是在学理上给青年文化下一个准确周延的定义,已如上述,青年文化并不仅止于流行歌曲和摇滚乐,但是说流行歌曲和摇滚乐在青年文化中特别具有代表性,突出地显示了青年文化的特征,则是不争之论,为此这里我们即以摇滚乐为例对作为青年文化的当代审美文化加以审视和分析。
第二节 政治 热情
在20世纪下半叶的国际政治舞台上,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除了各国政坛衮衮诸公呼风唤雨、纵横捭阖,操纵着整个世界的风云变幻之外,还有一支倍受世人瞩目的力量时时粉墨登场、大声疾呼,对发生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的各种重大事件作出快速的、强烈的反应,四射出炽热的政治热力和道德光彩,洋溢着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和道义感,其情其景着实让人为之动容、为之赞叹,那就是摇滚乐。自60年代以来,大凡地球上发生战争、暴力、饥荒、疾病、种族歧视、 自然 灾害、环境污染等不幸事件,紧随其后都能看到摇滚青年在紧急行动,听到在各大洲四处轰呜的摇滚节奏。至今人们不会忘记1985年初以一曲名扬四海的《天下一家》为主题曲的”美国声援非洲”大型摇滚乐义演,除了迈克尔·杰克逊、莱昂内尔·里奇之外,美国的顶尖摇滚红星几乎全部倾巢出动,演唱会所获得的捐助以及后来唱片的销售所得达数千万美元,其中90%援助非洲,10%用于资助美国本土的无家可归和挨饿的穷人。同年7月13日在英国伦敦的温布雷 体育 场和美国费城的肯尼迪体育场两地同时举行的名为”生存救援”的大型摇滚演唱会,来自西欧和北美的60多位摇滚巨星和50多支摇滚乐队联袂演出,由14颗卫星组成的电视转播网向全球140个国家播出,将近20亿人目睹了这次举世盛事,这次持续了17个小时的旷世盛典募集捐款达8500万美元,其后全部捐献给了救援非洲饥荒基金会。令世人有口皆碑的还有摇滚巨星们为反对越战、反对南非种族歧视、反对核试验、反对破坏生态环境而进行的演出,以及为癌症和爱滋病患者、为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的受害者而进行的义演义卖。总之,和平、进步、自由、平等、博爱,是这些政治性摇滚演出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