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00A4和VEGFC的表达与胃癌淋巴转移的关系.docVIP

S100A4和VEGFC的表达与胃癌淋巴转移的关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100A4和VEGFC的表达与胃癌淋巴转移的关系   3讨论   VEGFC是VEGF家族的新成员,它通过与主要表达于淋巴管内皮细胞的VEGFR3结合,促进淋巴管生成,维持淋巴管的完整性[9]. 目前 发现部分恶性肿瘤组织表达VEGFC,而且表达VEGFC的肿瘤细胞具有较高的局部淋巴结转移率[4-6]. 本 研究 结果显示76例胃癌组织中32例VEGFC蛋白阳性表达(42.1%),而癌周正常组织未见VEGFC蛋白表达. VEGFC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TNM分期有关,表明VEGFC可通过与位于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受体VEGFR3结合,诱导肿瘤周围或瘤内淋巴管生成,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 发展 和侵袭转移.   S100A4蛋白与其它21个成员共同组成钙离子结合蛋白S100家族,通过钙离子信号转导途径在细胞增殖、分化,肌肉收缩,基因表达、分泌及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S100A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有关[7-8]. 本研究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S100A4的阳性表达率为65.8%,显著高于癌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16.7%).   S100A4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有关,即在淋巴结转移组中显著高于无转移组;在低分化胃癌中显著高于高中分化胃癌;在临床分期中,随临床分期的升高而明显增加,即分期越晚,S100A4的阳性率越高,提示S100A4蛋白参与胃癌的发生及发展,与胃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以用于评估病情.   关于S100A4蛋白参与肿瘤转移的确切机制及其在细胞内外的作用靶点尚不明确. Saleem 等[10]在研究S100A4的促肿瘤转移机制的实验中,对96个特征性的肿瘤转移基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S100A4在前列腺癌中的高表达可使金属蛋白酶9(MMP9)活性增加,而 应用 S100A4抑制剂则能降低MMP9的表达和蛋白水解活性. 因此认为S100A4基因通过调节MMP9增强前列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从而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淋巴转移.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S100A4与VEGFC在胃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因此可以推测S100A4可能还通过调节VEGFC/VEGFR3信号传导通路,促进肿瘤的淋巴转移. 这一结果与MoriyamaKita等[11]的研究结果相似,他们发现转染S100A4的舌鳞癌细胞株0SC19中VEGFC表达上调,但该研究未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的 分析 .   本研究结果表明,S100A4和VEGFC的表达与胃癌的淋巴转移有关. S100A4可能参与VEGFC淋巴管生成通路,在胃癌的淋巴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对VEGFC和S100A4研究的深入,联合应用上述两项指标检测,可能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肿瘤淋巴转移机制,为抗肿瘤淋巴转移 治疗 提供依据.   致谢感谢泰山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程琮教授对本文统计学处理的指导,外国语学院大学 英语 教研室祝远忠教授对本文 英文 摘要的审校. 【 参考 文献 】   [1]Yokota T, Kunii Y, Teshima S, et al. Significant prognostic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early gastric cancer[J]. Int Surg,2000,85(4):286-290.   [2]Yokota T, Ishiyama S, Saito T, et al. Is tumor size a prognostic indicator for gastric carcinoma?[J]. Anticancer Res,2002,22(6B):3673-3677.   [3]Komatsu S, Ichikawa D, Kurioka H. Prognostic and clinical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T2 gastric cancer[J]. 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5,52(63):965-968.   [4]Ding S, Li C, Lin S, et al. Distinct roles of VEGFA and VEGFC in tumor metastasis of gastric carcinoma[J]. Oncol Rep,2007,17(2):369-375.   [5]Han U, Can OI, Han S, et al. Expressions of p53, VEGF C, p21: could they be used in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es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