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9章).pptVIP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第9章 总供给理论 §1 总供给模型 §2 总产量的波动和调整 §3 菲利普斯曲线 §1 总供给模型 四种总供给模型 Y=Y+α (P-Pe) α 0 Y:实际产出 P:物价水平 Pe:预期的物价水平 是大于0的参数,α 越大,实际总产出受未预期到的价格变动的影响就越大。而1/α 是总供给曲线的斜率。 Y:潜在产出水平 是充分就业情况下的总产出 α : P Y O Y=Y+α (P-Pe) α 0 总供给曲线 §1 总供给模型 工资粘性模型 名义工资保持不变,价格水平的上升减少了实际工资,使劳动成本降低; W = ω X Pe 名义工资=目标实际工资 X 预期的物价水平 W/P = ω X Pe/P 实际工资=目标实际工资 X 预期的物价水平 实际的物价水平 如果实际物价水平与预期的物价水平不一致时,实际工资就偏离目标工资。 §1 总供给模型 工资粘性模型 劳动投入的增加会提高产出水平。 实际工资下降促使企业雇用更多工人; L=Ld(W/P) 劳动投入量与实际工资呈负相关关系 Y=F(K,L) §1 总供给模型 由于名义工资是粘性的,所以未预期到的物价水平变动使实际工资背离目标工资,而且实际工资的这种变动影响所雇用的劳动量以及产出。这样总供给曲线可以写为: Y=Y+α (P-Pe) α 0 §1 总供给模型 工人错觉模型 该模型也是通过集中在劳动市场上来解释总供给曲线。 假设: 工资可以自由而迅速地调整到使劳动供求平衡。 但企业和工人并不具有相同的信息,工人有时会混淆实际工资和名义工资。 Ld=Ld(W/P) Ls=Ls(W/Pe) 劳动需求: 劳动供给: Ls=Ls[ ( W/P)X(P/Pe) ] 劳动的需求取决于实际工资 劳动的供给取决于实际工资和工人对物价水平的错觉 P/Pe是工人对价格变动产生的错觉。 当P/Pe =1时,工人对价格的预期是正确的; 当P/Pe 1时,工人对价格的预期低于实际水平 当P/Pe 1时,工人对价格的预期高于实际水平 §1 总供给模型 W/P L O W/P* L* E Ls1=Ls1 ( W/PXP/Pe) Ld=Ld(W/P) W/P2 L2 Ls2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由劳动需求与劳动供给共同决定。但劳动的供给曲线的位置由工人错觉P/Pe决定,因此劳动力市场均衡也就由P/Pe决定。 当P/Pe =1时,产出处于潜在生产能力水平上; 当P/Pe 1时,工人预期的价格水平小于实际价格水平,预期的实际工资要大于真实的实际工资,使LS曲线向右移动,引起均衡的劳动就业量就L*增加到L2,从而使产出高于潜在产出水平; 反之,当P/Pe 1时,引起均衡的劳动就业量减少,从而使产出低于潜在产出水平; §1 总供给模型 工人错觉模型说明了价格与预期价格的背离导致工人改变他们的劳动供给,而且这种变动改变了企业的产出,该模型意味着总供给曲线的形式是: Y=Y+α (P-Pe) α 0 P Y O Y=Y+α (P-Pe) α 0 总供给曲线 §1 总供给模型 实际工资的周期性行为 该离散图表示GDP变动百分比和实际工资变动百分比的关系。随着产出波动,实际工资一般同方向变动,也就是说实际工资有点亲周期性。这种观察与粘性工资和工人错觉模型不一致。 §1 总供给模型 不完全信息模型 假设: 市场是可以出清 但长期与短期供给不同是因为对价格暂时的错觉。 (该错觉与工人错觉模型不同的是,没有区分工人和企业) 由于不完全信息,经济中的供给者有时混淆了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与相对价格的变动。这种混淆影响供给多少的决定,就引起物价水平与产出水平之间的短期关系。 Y=Y+α (P-Pe) α 0 当物价水平发生了未预期到的上升时,经济中所有供给者都观察到了自己所生产的物品价格上升。他们都错误地判断他们生产的产品相对价格上升了,所以都更努力地工作,产出增加。这样仍然可以得到类似的总供给曲线: §1 总供给模型 粘性价格模型 假设: 企业不能迅速地根据需求变动调整它们所收取的价格 企业在价格决策时,最优的产品价格p 取决于: 物价总水平P:意味着企业的成本高低。 总收入水平Y:意味着需求的大与小 企业确定的最优产品价格 假设市场中有两类企业 价格有伸缩性: 价格是粘性的: p = Pe p = P+ β(Y-Y) 价格有粘性的企业根据自己预期其他企业收取的价格确定自己的价格 p = P+ β(Y-Y) §1 总供给模型 把上述两类企业的物价水平加权平均做为总的物价水平。 如果λ是价格粘性的企业总数,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