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工艺.doc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合材料工艺详解课件

复合材料工艺详解——热固与热塑树脂 热固性树脂成型工艺 手糊成型工艺(手糊类) 手糊成型:用纤维增强材料和树脂胶液在模具上铺覆成型,室温(或加热)、无压(或低压)条件下固化,脱模制成品的工艺方法。 1.原料: ①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 ②纤维增强材料:玻纤制品(无捻粗纱、短切纤维毡、无捻粗纱布、玻纤细布、单向织物),碳纤维,Kevlar纤维; ③辅助材料:稀释剂,填料,色料。 2.工艺过程: 2.1 原材料准备 2.1.1胶液准备 胶液的工艺性主要指胶液粘度和凝胶时间。 ①手糊成型的胶液粘度控制在0.2Pa·s~0.8Pa·s之间为宜。环氧树脂可加入5%~15%(质量比)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或环氧丙烷丁基醚等稀释剂进行调控。 ②凝胶时间: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树脂中加入定量的引发剂、促进剂或固化剂,从粘流态到失去流动性,变成软胶状态的凝胶所需的时间。手糊作业前必须做凝胶试验。但是胶液的凝胶时间不等于制品的凝胶时间,制品的凝胶时间不仅与引发剂、促进剂或固化剂有关,还与胶液体积、环境温度与湿度、制品厚度与表面积大小、交联剂蒸发损失、胶液中杂质的混入、填料加入量等有关。 2.1.2增强材料的准备 手糊成型所适用增强材料主要是布和毡。 需要注意布的排向,同一铺层的拼接,布的剪裁。 2.1.3胶衣糊准备 胶衣树脂的性能指标: 外观:颜色均匀,无杂质,粘稠状流体; 酸值:10mgKOH/g~15mgKOH/g(树脂); 凝胶时间:10min~15min; 触变指数:5.5~6.5; 贮存时间:25℃ 6个月 2.1.4手糊制品厚度与层数计算 ①手糊制品厚度 t:制品(铺层)的厚度;m:材料质量,Kg/m2;k:厚度常数,mm/(Kg·m-2) 材料厚度常数k表 材料 性能 玻璃纤维 E型 S型 C型 聚酯树脂 环氧树脂 填料-碳酸钙 密度 (Kg/m3) 2.56;2.49;2.45 1.1;1.2;1.3;1.4 1.1;1.3 2.3;2.5;2.9 k [mm/(Kg·m-2)] 0.391;0.402;0.408 0.909;0.837;0.769;0.714 0.909;0.769 0.435;0.400;0.345 ②铺层层数计算 A:手糊制品总厚度,mm; mf:增强纤维单位面积质量,Kg/m2; kf:增强纤维的厚度常数,mm/(Kg·m-2); kr:树脂基体的厚度常数,mm/(Kg·m-2); c:树脂与增强材料的质量比; n:增强材料铺层层数。 2.2 糊制 2.2.1表面层(俗称胶衣层) 涂刷刷两遍,方向正交;喷涂距离保持在400-600mm之间。 注意杜绝胶衣层内混入气泡和带入水,喷涂过程中尽量减少苯乙烯的挥发,防止固化不良。 2.2.2铺层控制 原则:制品强度损失小,不影响外观质量和尺寸精度;施工方便。 拼接形式有搭接和对接两种,以对接为宜。对接式铺层可保持纤维的平直性,产品外形不发生畸变,并且制品外形和质量分布的重复性好。为不致降低接缝区强度,各层的接缝必须错开,并在接缝区多加一层附加布。 多层布的铺放也可以按照一个方向错开,形成“阶梯”接缝连接。将玻纤布厚度t与接缝距s之比称为铺层锥度z,即z=t/s。试验表明,z=1/100时,铺层强度与模量最高,可作为施工控制参数。 2.2.3铺层二次固化拼接 由于各种原因不适宜一次完成铺层固化的制品,如厚度超过7mm,需要两次拼接固化(先纵向后横向,此处不多做阐述)。 2.3固化 手糊成型大多是室温固化, 应选择活化能和临界温度较低的引发剂。在室温下,引发剂不能分解出游离基(低于临界温度),故必须加促进剂。低温高湿不利于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 制品室温固化后,有的需要再进行加热后处理。其作用为:使制品充分固化,从而提高其耐化学腐蚀、耐候等性能;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率。一般环氧玻璃钢的热处理常控制在150℃以内,聚酯玻璃钢控制在50℃~80℃之间 。 手糊成型工艺流程图 喷射成型工艺(手糊类) 喷射成型:将混有引发剂和促进剂的两种聚酯分别从喷枪两侧(或是在喷枪内混合)喷出,同时将切断的玻纤无捻粗纱,由喷枪中心喷出,使其与树脂均匀混合,沉积到模具上,当沉积到一定厚度时,用辊轮压实,使纤维浸透树脂,排除气泡,固化后成制品。 1.工艺过程: 1.1 原材料准备:树脂(主要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和无捻玻纤粗纱。 1.2 模具准备 准备工作包括清理、组装及涂脱模剂等。 1.3 喷射成型设备 喷射成型机分压力罐式和泵供式两种: ①泵式供胶喷射成型机,是将树脂引发剂和促进剂分别由泵输送到静态混合器中,充分混合后再由喷枪喷出,称为枪内混合型。其组成部分为气动控制系统、树脂泵、助剂泵、混合器、喷枪、纤维切割喷射器等。树脂泵和助剂泵由摇臂刚性连接,调节助剂泵在摇臂上的位置,可保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