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推理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6 推理理论 一、有效论证推理规则 二、基本蕴涵式 三、自然推理系统P 四、推理证明的方法 一、有效论证与推理规则 定义:A1∧A2∧…∧An→A,其为永真式,则称由前提A1,A2,…,An得到有效结论A;从前提公式得到有效结论的过程称为正确推理。 若A?B是永真式,则记为A?B; 若A→B是永真式,则记为A?B。 前提一致和不一致: 如果前提A1∧A2∧…∧An为可满足式,则称为前提A1,A2,…,An一致。 实例分析 判断推理是否正确:张红不管有无空闲都不看电影。张红看了电影。所以张红有空闲时间又没有空闲时间。 解:P:张红有空闲时间;Q:张红看电影 。 前提:A1=P∨? P→? Q A2=Q 结论:A=P∧? P 问题:该结论是否有效结论。(该推理是否正确)。 基本蕴涵式 (A→B) ∧? B?? A的证明 法一、真值表法: 自然推理系统P 形式系统 自然推理系统P 自然推理系统P定义如下: 1.字母表 (1)命题常元,命题变元:P,Q,R,…,Pi,Qi,…,1,0(T,F) (2)命题联结词:?、∧、∨、→、 ? (3)括号:(,) 2.合式公式:(略) 3.推理规则: (1).前提引入规则(P规则):在证明的任何步上,都可引入前提; (2).结论引用规则(T规则):在证明的任何步上,所得的结论都可作为证明得前提; (3).置换规则:在证明的任何步上,命题公式的任何子命题公式都可以用与之等价的命题公式置换。 (4).永真蕴涵规则:使用基本蕴涵式,常常将条件用‘,’分开。 基本蕴涵式证明的另一种方法 ?(A→B) ?? B的证明 证明: ?(A→B) ? ?(? A∨B) ?? ? A∧? B ?A∧? B ?? B (简化式) 推理过程的证明形式 规范化的形式: 序号 公式 理由 ① B1 E 或 I 或 P 或 …的合取 或 cp ② B2 .. ③ B3 .. …… 构造下列的推理的证明: 前提:P∨Q,P→? R,S→M,?S→R,? M 结论:Q。 证: 一公安人员审查一件案件。一致的事实如下: (1).张三或李四盗窃了录像机; (2).如果张三盗窃了录像机,则作案时间不能在午夜前; (3).如果李四证词正确,则午夜时屋内灯光未灭; (4).如果李四证词不正确,则作案时间在午夜前; (5).午夜时屋内灯灭了。 例如 前提:p ?(?(r∧s)??q),p,?s 结论:?q。 证明: ⑴ p p规则 ⑵ p ?(?(r∧s)??q) p规则 ⑶ ?(r∧s)??q ⑴⑵I ⑷ ?s p规则 ⑸ ?s ∨ ? r ⑷I ⑹ ?(r∧s) ⑸E ⑺ ?q ⑶⑹I 推理证明的方法 附加前提证法 (CP) 针对这种情况: 前提: A1,A2,…,An 结论: A→B 例: 前提:P,P →(Q → R ∧ S) 结论:Q → S 证明: (1) P cp规则 (2) P →(Q → R ∧ S) cp规则 (3) Q → R ∧ S (1)(2)I (4) Q cp规则 (5) R ∧ S (3)(4)I (6) S (5)I 归谬法(反证法) 针对这种情况: 前提: A1,A2,…,A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