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主宾搭配不当。例如: 世界是一个不停地运动、变化的过程。(主语“世界”和宾语“过程”搭配不当) 3.成分残缺或赘余 成分残缺主要指缺主语、缺谓语或缺宾语。 (1)主语残缺。例如: 由于他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缺少“赞扬”的对象) (2)谓语残缺。例如: 我们经过一冬的苦干,河道终于疏通了。(把“河道”放在“疏通了”之后,“疏通”就能作句子的谓语) (3)宾语残缺。例如: 县政府在全县推广了我们村科学种田。(在“科学种田”后加“的方法”) (4)状语残缺。例如: 他走到街上,或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总有一大群孩子围着他,请他讲故事,做游戏。(“做游戏”前应加上“和他”) (5)中心语残缺。例如: 那种不顾林区客观实际,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到头来只能是得不偿失。(应在“粮食生产”后加上“的做法”) (6)关联词语残缺。例如: 他虽然没有上过学,爱学习,现在已经能写文章了。(应在“爱学习”前加“但是”,和“虽然”呼应) 成分赘余指由于用词堆砌、重复造成的成分多余的情况。 (7)虚词多余。例如: 南面的那片杏树林,早被人们所砍光了。(应将 “所”删去) (8)重复出现。例如: 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第二、三个“工作”应删去) (9)可有可无。例如: 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离现在”应删去) 4.结构混乱 在一个句子中,把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造成表意不明,这就是结构混乱。例如: 自学是否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删去“起决定作用”或“关键在于”) 有的“中途易辙”。例如: 杜重远《闲话天皇》这篇文章,认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狱,就是例子。(应删去“认为是”) 有的是“反客为主”。例如: 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应将“把它”改为“被”,以保持主语一致) 5.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就是句子表达的意思不清楚,不明了。其表现情形主要有以下两种: (1)歧义现象,即一句话具有多种理解,从而让人不好把握的现象。例如: 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此句有三种理解:妹妹心里着急;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妈妈心里着急。修改时可在“妈妈”后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还可以在“爸爸”和“妈妈”之间加逗号) (2)指代不明。例如: 上司应该排定简短会议的时间表——五分钟左右——与每一位员工,就他们的职责范围,每月进行一次沟通。(“他们”指代不清,既可以理解为“上司”也可以理解为“员工”) 6.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例如: 他在这里下车,我断定他大概是本地人。(“断定”是肯定推断,“大概”是估计,形成一种状态上的自相矛盾) (2)分类不当。这主要指概念并列不当的现象。例如: 农场决心提高粮食、棉花和经济作物的产量。(“棉花”属“经济作物”,二者不可并列) (3)不合事理。例如: 万里无云,繁星满天,我们在一轮明月的照耀下漫步校园。(既“繁星满天”,又有“一轮明月”,这不合事理,应为“月明星稀”) (4)否定不当。例如: 谁也不会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的。(三重否定为否定,不合实际) 课外延伸阅读 咬文嚼字(节选) 朱光潜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由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 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中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有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比 如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石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这是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题(二)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ppt
- 专题11主谓一致和倒装句.ppt
- 专题17人口分布与迁移-.ppt
- 专题17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ppt
- 专题03-辩证唯物主义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依据课件.ppt
- 专题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lyz.ppt
- 专题3中国古代思想.ppt
- 专题3第4讲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ppt
- 专题4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ppt
- 专题5动词的时态与语态.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