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心理治疗基本概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基本概念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 ※写在前面:   ? 一个令人诟病的精神分析如何在中国人心中立足?如果你晚上忘了关门,分析师会诠释说你的潜意识中有了巴不得盗贼进来强暴你的渴望;但是如果你总不忘记锁门,分析师仍会将其诠释为你渴望被强暴的反向作用,无论怎么说,都注定要输。看精神分析的书需要很大的勇气、耐心、爱心与包容心。精神分析对於人的行为之解释有太多令人争议的地方,很难说服科学挂帅的读者与学者们,要读精神分析的书,真的需要拥有幻想的空间、具备容忍模糊及不确定感的定力、兼具被说服的意愿与执著,及享受幻灭的真实(林玉华,1997)。 ? 一. 基本概念: 1.?客体(object): * 佛洛依德(Freud):客体乃是欲望的对象,可以是物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的一部份。 * 菲尔本(Fairbairn):客体是使一个人快乐或不快乐的主体,而不是享乐的发泄对象。 *?通常在客体关系中的客体(object),指的就是人际关系中的他人。 2.?客体关系:  以客体的定义观之,客体关系简单的说就是人际关系,但是客体关系讨论的主题比人际关系广泛许多,「客体关系是指存在於一个人内在精神中的人际关系型态之模式」,其主要的核心概念是相信人最初的动机在於寻求客体或与他人的关系,而非寻求满足,人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和另一个人保持关系。 3.「冲突模式」与「缺陷模式」: * ?冲突模式:强调病态是由於内在的冲突所引起。 * ?缺陷模式:强调病态是由於环境的缺陷所导致。 二. 源起与发展: 1885--1897? 精神分析前期:Freud三十岁,为著名的神经学家与神经解剖学家,时常接触歇斯底里病患,他在巴黎亲眼目睹Charcot示范催眠疗法,深受吸引,之後在Breuer的协助下,催生了精神分析理论。 1897--1908? 精神分析发展期(Freud最光辉的年代):发展自由联想技巧,发表著名的「性学三论」,开始重视移情现象,梦的解析为主要的治疗法。在这个时期,Freud建立了精神分析理论与实务基础。 1907--1920? 分析式心理治疗的开始:此阶段吸引了荣格(Jung)、阿德勒(Adler)等著名的学者加入精神分析的行列,不过这些著名的学者也在几年後因理念不同而分别与Freud分道扬镳。在这个时期,Freud虽已经将近六十岁,但仍陆续有许多心理学方面的著作发表。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则让Freud提出thanatos(撒那塔斯)的概念,也就是死之本能。 1920--1939? Freud去世:* ?英国的精神分析:Klein(克莱恩)在这个时期的英国精神医学界发迹,她由梦的解析发展出一套游戏治疗法,他将重点放在母亲与婴儿的关系上,强调婴儿的攻击与妒羡,并进一步提出婴儿发展的两个心理状态: 「妄想-分裂心理状态」、「忧郁心理状态」。Freud派的学者无法苟同Klein的想法,一直到1939年Freud去世,各派系间的争议愈演愈烈,後来Klein与Anna Freud(安那.佛洛依德)签署「绅士合约」,精神分析才免於走上分裂之途。此後,英国的精神分析形成三个学派:一为 克莱因学派(Kleinian),一为安那.佛洛依德学派(Anna Freudian),最後一个形成的是「独立学派」,或称为「中间学派」(以Winnicott为主)。 *?美国的精神分析:由於当时美国是一块欢迎新主张的肥沃土地,精神分析很快的成为精神医学界的主流,但由於精神分析团体不断增加,也出现许多不同的派系,如Erickson的八阶段发展论;Mahler以直接观察婴儿所提出的心理发展阶段;Horney由女性角度回应精神分析的论点;Sullivan的人际关系学派等等。而其中挑战美国古典精神分析最具代表性的就是Kohut的 Self Psychology(自体心理学),他认为环境的不足才是主要的病因,而非冲突,健康的自恋是良好客体关系的基础。过去十年来,由於神经化学、遗传学等等的发展,精神分析也逐渐失去在美国精神医学界的地位。 * 欧洲的精神分析:由於当时欧洲有许多极权主义的国家,所以精神分析难以发展,包括在德国、苏联等等国家,而法国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及晚期的结构主义都影响了精神分析的形成,法国的精神分析最主要的人物是 Lacan(拉冈),提出了三个发展阶段:1.潜意识中最原始的婴儿渴望2.镜映时期3.象徵次序阶段。 三. 原始性防卫机转:  ? 自我运用各种方法来执行其任务,而所谓的任务,用一般的话来说,就是避开危险、焦虑和不愉快。我们称这些方法为「防卫机转」。(Freud 1937) 1.?分裂:一种未成熟的心理防卫机转,简而言之就是将客体分为「全好」与「全坏」两种,以Klein的看法,幼儿会将母亲分裂为两个不同的人---坏的、令人挫折的妈妈,以及所爱的、理想的妈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