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俄苏文论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建构的影响——以周扬文艺思想为透视个案
2007年第5期 山东社会科学 No.5
总第141期 S}lANDONGSOCIALSCIENCES GeflclalNo.141
俄苏文论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建构的影响
——以周扬文艺思想为透.视个案
别、书文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 俄苏文论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建构发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一点在周
扬文艺实践中有着鲜明的体现。中国文论界是从俄苏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这对中国马克思主
义文论的建构产生多方面影响:其一,在相当长时间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都带有鲜明的
苏联特点;其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建构,对俄苏文论有很强的依赖性;其三,中国马克思
主义文论建构经常性地受到中苏关系的影响。周扬的文论实践证明,只有摆脱苏联文论影
响,从中国实践出发,从马克思主义经典原作中汲取营养,走中国人自己的路,才能一步步地
建立起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体系。
[关键词]俄苏文论;中国;周扬
[中图分类号]102[文献标识码]A
俄国人的路’,政治上如此,文学艺术上也是如
此。’’㈨咖’
20世纪中国文论的发展深受马克思主义学说 在文学艺术上走俄国人的路,这在周扬的文论
的影响,从核心理念到具体观点,无不浸润着马克思 实践中有鲜明表现。其一,他的批评和演讲,贯穿着
主义精神。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因时代原因所致, 对列宁、斯大林及别、车、杜与普列汉诺夫等人理论
中国文论界接受马克思主义,是通过翻译和转译 的宣传、运用。其二,他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敏感
(主要是从日文、英文转译)俄国时期马克思主义批 于苏联文艺政策。1933年9月他写作了《十五年来
评家的著述、苏联党和国家早期领导人有关文艺问 的苏联文学》;11月,又写作了《关于“社会主义的现
题的言论、某个时期的文艺政策甚至一度被推崇的 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
文学思潮和流派主张而实现的。诚如毛泽东在《论 作方法”之否定》,及时传达了苏联文坛的消息。其
人民民主专政》中所论述的:“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 三,积极译介俄苏理论家的美学、文论思想。别、车、
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 杜的文艺思想影响了中国几代文论家。周扬曾翻译
民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 了别林斯基的《论自然派》(《1847年俄国文学一
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瞥》的节译,发表于《译文》杂志1935年第2卷第2
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 期)。这是别林斯基文学论文最早的中译本。他写
用无产阶级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 过关于别林斯基的专论:《纪念别林斯基的一百二
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 十五周年诞辰》(1936年7月,笔名列斯,发表于《光
论。”¨HH“’1952年,周扬在为苏联文学杂志《旗帜》明》杂志第1卷第4号)。他译过沙可夫的《批评家
所写的文章中引用了这段话,并紧接着写道:…走 杜勃洛柳蒲夫》(1936年,在《译文》新1卷第2期的
收稿日期:2007—03
作者简介:孙书文(1974一),文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学基础理论和中国现当代文艺思想史研究。
10
万方数据
“杜勃洛柳蒲夫诞生百年纪念”专栏中)。车尔尼雪 关系。再比如,日丹诺夫和“日丹诺夫主义”在20
夫斯基美学思想在中国曾广泛传播,周扬更是起着 世纪40年代末至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