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杏种质资源研究及利用
落 叶 果 树 D EC IDUOU S FR U IT S 2010 ( 2)
# #
1, 2 1 1 1*
, , ,
( 1.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泰安 271018; 2. 冠县国有毛白杨林场)
: 5、、,
、、。
:; ;;
: S66212 : A : 1002- 2910(2010)02- 0006- 05
我国是世界杏的起源演化中心, 种质资源 世界栽培杏的原生起源种群, 曾对世界栽培杏
极为丰富。杏树突出的抗旱性及杏产品良好的 的驯化起过决定性的作用。伊犁地区的原始野
产业化前景使得杏树成为我国三北地区荒漠化 杏种群所蕴涵的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熟期育
治理及农民增收的先锋树种之一,生产规模日 种、耐晚霜及抗病育种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种质
渐扩大。同时,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杏种质资 资源。何天明等(2006)对新疆伊犁河谷的新
源、遗传育种及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 源、巩留和大西沟 3个野杏(P runu s arm en ia ca
得了许多新进展,现综述如下, 旨在为杏种质资 L. )居群 81个类型的群体遗传结构研究表明,
源的科学保护与有效利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为一个野生种群,伊犁天山野杏依然保持着
1 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研究结果为/ 我国是
1. 1 起源演化 世界杏起源演化中心0的论断进一步提供了分
按照俞德俊的分类系统,杏为蔷薇科、李亚 子证据。
科杏属植物 (Arm en ia ca Mil.l ), 全世界杏属共 在长期的人为驯化和生态适应过程中, 栽
有 10个种, 中国有 9个种, 表明我国是杏属植 培杏在亚欧大陆各地迥异的地理气候条件下形
物的起源演化中心, 其中普通杏是世界上栽培 成了不同的生态地理群, Kostina( 1964)将栽培
最广泛的一个种, 种质资源极为丰富(张加延 杏(Am en ia ca vu lgaris La . )的 700个品种划分
和张钊, 2003)。已有的研究表明, 普通杏最原 为 4个地理生态群, 即中亚生态群、伊朗- 高加
始,西伯利亚杏、辽杏、藏杏及梅等种群均由最 索生态群、欧洲生态群及准噶尔- 外伊犁生态
原始的普通杏进化而来(陈学森 等, 2001c)。 群。Hough(1975)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
由新疆野苹果、野杏及野核桃等组成的伊 除上述 4个生态群外, 还应存在一个华北生态
犁野果林是在中亚荒漠地带山地罕见的/ 海洋 群和华东生态群。新疆南部的环塔里木盆地各
性0阔叶林类型, 是第三纪暖温带阔叶林的孑 绿洲地带的品种群为中亚生态群的重要组成部
遗群落 (张新时, 1973), 其中野杏被认为是全 分。作为最古老的栽培杏生态群, 中亚生态群
: 2010- 01- 2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0040434011); 山东省农业良种产业化工程项目
* 通讯作者
: 景利( 1964- ), 男, 山东省冠县人, 主要从事经济林资源育种与栽培研究工作。
6
遗传多样性极为丰富,在杏演化历史中,这一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