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初一地理前四章知识点汇总创新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一地球的形状、大小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站得高,看得远(高望远)。
(3)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照片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1)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纬线(纬度) 经线(经度) 形状 圆(除极点外) 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 长度 1.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0,度数越大,纬线越短;2.同纬度的纬线等长 等长 (约为2万千米)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赤道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度数范围 0~90(南北纬) 0~180(东西经) 度数分布规律 北纬(N):向北越来越大
南纬(S):向南越来越大
判定:纬度向北大的是北纬N,向南变大的是南纬S 东经(E):向东越来越大
西经(W):向西越来越大
判定:经度往东变大的是东经E,向西变大的是西经W 特殊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西经20经线、东经160线、180经线 划分界线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N赤道以南为南半球S
0°——30°N(S)为低纬度30°——60°N(S)为中纬度
60°——-90°N(S)为高纬度
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分界线 20以东到160为东半球,20以西到160为西半球(大大为西,小小为东——经度大于160的都在西半球,小于20的都在东半球,其余东经E在东半球,西经W在西半球) 4、经纬网:准确描述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40,116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点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南北纬(0纬线、经线、180经线不需要方向)
、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方向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 自西向东(俯视逆时针方向) 周期 一天(约24小时) 一年 旋转特点 绕地轴不停地自转 地轴始终倾斜66.5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引起现象 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
时间差异(东边比西边早) 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长短不同;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
五带形成(各地一年中获得太阳热量不同,自北向南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地图
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 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同样大小的地图读比例尺技巧:记住:1千米=10万厘米=100000厘米(1后面5个0)(2)运用地图辨别方向
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图例和注记
图例=符号 注记=文字和数字2、地形图
(1)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海拔相等的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弯曲是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弯曲是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较低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坡陡之处等高线密集,坡缓之处等高线稀疏)(3)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平原:海拔较低,<200米,地面平坦高原:海拔较高,>500米,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500米,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海拔不高,<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高,中间低。
1、海陆分布: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比例:海洋占地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4节 眼睛和眼镜 (共44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课件:第七单元第一章第四节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共17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件:4.3《工业》(共52张PPT).ppt
- 机械制图 第五章 立 体.ppt
-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2.3社会行为 课件 (共40张PPT).ppt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5.5_显微镜和望远镜.ppt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落日的幻觉》课件教学课件.ppt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被压扁的沙子》课件教学课件.ppt
-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第三版)第二章.ppt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课件: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共46张PPT).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