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电视LG的发展方向.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K电视的发展方向作为一个电视从业者,我认为4K这个概念将会是电视机在未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接下来就详细谈一谈。那么对于已经到来的2015年,将会是哪个词唱主角呢?海量视频?显然不会是。从12年下半年开始,六大国内厂商就已经是海量视频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个海量再大也逃不出国产连续剧,大片和美剧这三个范畴,可以说提供好了这三部分内容,主要的用户就已经能够满意了。曲面屏?还没到时候。因为国内厂商们还正在研究怎么把屏幕变得更弯曲,目前的弯曲度所带来的体验还暂时停留在噱头阶段。在曲面上,2014年的主角是LG和三星,只不过加上了这个参数的电视,直接就奔向了高大上的价格区间。那么4K呢?从去年4K这个词就不断地出现在各种电视发布会以及新闻报道中。的确,它太吸引人了:3840*2160分辨率,2K(1080P全高清)的4倍清晰度,完全是画质的飞跃了。用户喜欢它,因为电视的本质就是提供质量上佳的视频观看体验。传统电视厂商特别是外资电视厂商也喜欢它,它的出现能够更好地凸显外资电视长久以来先进屏幕技术的特点。国内的厂商更是喜欢它,因为马上又可以多了一个卖点开始下一轮的市场血拼了。我们深入讨论一下4K,虽然对于用户而言,4K意味着更好的用户体验,4K,说的是清晰度的事儿,最终还要归结到内容上来,首先说说国内生产的内容,记得乐视影业签下张艺谋的事儿么?张艺谋在乐视影业拍摄的第一个新片《归来》,将使用IMAX 4K的技术,这也会是国内第一很可能也是目前唯一的一部商业运作的4K清晰度的影视作品。接下来我们直奔美国,相比较国内一窝蜂的2K转4K,好莱坞作为内容源头还是做了点实事儿的。鼎鼎大名的索尼影业,已经成为了4K的先驱,从13年开始,《神奇蜘蛛侠》,《007打破天幕危机》,《普罗米修斯》和《霍比特人》等热卖大片已经采用了4K摄影机进行拍摄,目前至少有了两位数字级别的原生4K内容,相信至少从势头上来说,应该还是好的。除了索尼影业这些传统电影公司以外,OTT服务商同样不甘落后。Netflix宣布今年夏天的时候4K版本的纸牌屋将会发布(我就奇了怪了,没事儿弄个《纸牌屋》的4K版本干嘛,木叔这一脸褶子有必要看这么清楚么,《维多利亚的秘密》呢,这可是刚需啊!!!)。因此,虽然目前的内容积累尚处贫瘠,但几乎所有成功的视频服务商们,都开始在4K内容上聚焦。谈完内容,接下来说说技术。由于4K视频在分辨率上已经现在1080P视频的4倍,因此在体积上自然也会是1080P视频的几倍,这样的容量已经很难处在蓝光光盘能够覆盖的范围,因此,4K视频的储存和传输都会是大问题。好在OTT服务商们几乎都是以技术精英的身份出现的,毕竟CDN和存储是白花花的银子,无论如何都要节省下来的。想要达到节约的目的,无非就是两个办法:开源和节流。在开源已经没有可能性的前提下,给4K视频减个肥,似乎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因此H.265闪亮登场!作为新一代的视频编码标准,H.265继承了前辈H.264的光荣传统并且更进一步,理论上能够继续将H.264视频压缩到原先的一半大小并且可以支持4K乃至8K视频,这样就为互联网传输扫清了障碍。另一方面,芯片商们如高通等都已经争先恐后的推出了支持硬解H.265的产品,寄希望能够搭上4K视频的顺风车,在TV的SOC(芯片级系统)领域好分得一杯羹。压缩技术逐渐成熟,那么问题随之而来:往哪儿去找内容呢?就按照每年这些屈指可数的原生4K影片显然是不够的,于是这就牵出了另外一项技术:2K转4K。这项技术的出现,倒还真不是为了忽悠用户,试想一下就按照现在原生4K影片的生产速度,导致的结果必然是落后的社会生产根本没办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所以说与其让用户在4K屏幕上观看那被拉伸后的2K内容充斥的颗粒感,还不如通过良好的插值算法让画面尽可能做柔和一些:国内的各大电视厂家的4K电视也基本上都支持了这个功能,只是按照算法的好坏体验也有所不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LG独家的Tru-ULTRA HD引擎,能通过画面补偿技术将普通高清片源提升至接近超高清的效果。嵌入式HEVC最新60p超高清解码器,能够无缝显示来自包括HDMI 2.0、USB和局域网在内的几乎所有输入源的超高清内容,十分简单方便。从算法上已经领先了一步。对于2K转4K,其实打个这样的比方大家就明白了:虽然说后天整容给人感觉不会有天生丽质那么完美,但总比看着满脸麻子强吧?4K有没有未来?当然有,这是大势所趋。4K在中国的未来会怎么样?这取决于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态度。大家应该携手起来更加耐心更加长远的来考虑4K的内容,切不可杀鸡取卵,希望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沉下心来,从用户体验角度考虑,共同推动4K产业链的发展。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