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雾凇》二次教学设计和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6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
重点难点: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着作者来到吉林欣赏这美丽的雾凇。
2、出示多媒体画面,板书课题。
板书:雾凇。(注意,跟老师一起写课题。“雾”和“淞”都是形声字,“雾”上面是…… “凇”字是两点水加一个松树的松。1.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生字词的音你读准了没有,谁来读读?
夜幕降临??? 零下 ?????俗称?????? 摄氏度
十里长堤?? ?淹没????? 模糊?????? 凝结
再读读第二排四个带有多音字的词语。真了不起!四个多音字都读准了。一起读一读。
2.小朋友们预习的很充分,表现得非常出色!精读感悟课文一、三自然段
2、找出来了吗?哪位同学上来把你找出的描写雾凇美的词语说一说。
(洁白晶莹 银光闪烁 美丽动人 银松雪柳 千姿百态 琼枝玉树)
3、读词语(指名读,齐读)
4、这些描写雾凇的词语都很美,要是把他们放在句子中读就更美了。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三自然段。(映示:1,3自然段)读好了吗,我们来比一下看谁读得最美。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配乐齐读。在学生读的过程中给予适当评价。(配乐)
(四)、课文自然段
1、过渡:多美美丽的观啊,它是怎样形成的呢?你能告诉我吗?
2、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并且圈画。
3、提问,雾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板书:形成)你们找到答案了吗,谁来说说?
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
从这句话中你能发现雾凇形成的两个条件吗?(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4、围绕这句话,学生质疑。
严寒季节到底有多寒冷?什么是饱和的水汽?为什么没有这样的水汽(雾气是从哪里来的?)?凝结是什么意思?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
5、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寻找答案。6、教师提炼问题后提问并相机指导朗读。
(1)雾气是从哪里来的?
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2)什么是饱和的水汽?
除了弥漫,文中哪里还有能够表示水汽饱和的词语。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这里的“飘荡,涌向,笼罩”都可以看出水汽的多和饱和。
(3)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
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儿,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齐读。小结:这个过程就叫“凝结”。
比较读这句话。去掉有关的词语“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让学生感悟用这些词语的好处。
“慢慢地”——写出了什么?(凝结的速度慢)
“轻轻地”——写出了什么?(样子轻,无声无息) “一层又一层地”——说明什么?(雾气不断,逐步结成)齐读。
自然真实的写出了雾凇形成缓慢的过程。
你能读出这种缓慢的过程来吗?指导朗读,感悟这个过程。
在体会重点词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对词语的体会要透彻,这样才能更好的体会出雾凇的渐变。注重对学生进行词句积累训练,读写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内化、运用。
(五)、 归纳升华
(映示:课件雾凇奇观片段)出示幅图片,师:松花江畔十里长堤上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
出示小练笔:
松花江畔的雾凇有的像???????????????? ,有的像????????,有的像?????????????? ……真是?!
大家说的精彩极了。想象力很丰富,说出了千姿百态的雾凇,由此发自肺腑的赞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删掉第一次设计中写雪景的片段,直接总结点题。)
(六)、拓展
出示唐代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教学反思:
《雾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全文层次清晰,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读者》歌曲全记录.doc
- 《谈垃圾美学在服装中的应用》2.doc
- 《财富》评2011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doc
- 《责任心成就孩子一生》读后感.docx
- 《责任的担当读后感》2.doc
- 《赤警威龙》:美式动作电影的“古着”风.doc
-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doc
- 《走向海洋》读后感:祝福祖国(1000字).doc
- 《走访大棚蔬菜》教学活动设计.doc
- 《赶花》第二课时2.doc
- 2025年智能快递驿站行业政策与市场机遇报告.docx
- 2025年校园安全防范中新能源电动巡逻车采购可行性分析.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智慧旅游区的应用前景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家居报告: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法律责任与用户隐私保护.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与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结合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远程医疗诊断中心在基层医疗机构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老年活动广场智能化升级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社区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市场应用前景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理中的智能化改造路径.docx
- 2025年本土半导体材料产业链国产化战略布局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