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经验介绍
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经验介绍
【摘要】 介绍了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症状和诊断要点,依据中医辨证论治,以自拟“消腮饮” 治疗 此病,疗效比较满意。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消腮饮;小儿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传染病,最常见的是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和疼痛。冬末初春是发病的高峰季节。该病多发于学龄前或学龄期儿童,个别成人也可发病,且症状和并发证较儿童严重。本病通过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被感染者唾液污染的物品传染。患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祖国医学称本病为“痄腮”,其发病系因感受风温邪毒,肠胃积热,热邪壅阻少阳经脉,郁而不散,结于腮部所致。
1临床表现
和诊断本病潜伏期14~21 d。患儿初起症状可表现有畏寒、发热、纳差、全身不适等。发热可有轻度至中度发热,此后出现双耳下部以耳垂为中心的肿痛,尤其是张口咀嚼和吞咽时腮腺部位疼痛,同时患儿有明显的接触史,即可做出临床诊断。大多数病例侵犯双侧腮腺。个别病例也可见颌下腺和舌下腺的肿胀。常见的并发证有脑膜炎、睾丸炎及胰腺炎等。实验室检查可见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血清、尿淀粉酶增高。
2治疗 方法
笔者临证40多年来,采用自拟方“消腮饮”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患儿达数百人,每获良效。具体组方:板蓝根、蒲公英、大黄、醋柴胡为君药;地龙、马勃、僵蚕、赤芍为臣药;忍冬藤、络石藤、前胡为佐药;玄参、桔梗、白茅根为使药。每味药的用量可根据患儿年龄的不同略做调整。先用大火急煎15 min,后改文火慢煎,每日1剂,个别高热患儿应夜晚再加1剂,采用少量多次频服。加减:高热者加生石膏、青蒿;腮腺肿而不消者加夏枯草、浙贝母;头痛头闷者加蔓荆子;咽痛而肿者加锦灯笼、山豆根;舌苔黄厚、纳差者加藿香、山楂。
3临证体会
3.1“有诸内,必形诸外”本病因胃肠积热,阳明经热邪内盛,导致火性上炎,邪毒壅阻少阳而发病,所以,组方用药必须切中病机,丝丝入扣。一方面急需清解其内的胃肠积热,另一方面疏通其外的有形腮肿。本方板蓝根、蒲公英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大黄泻火解毒,活血化瘀,通里攻下;醋柴胡疏解少阳风热,以达散火解郁;地龙咸寒降泄,清热通络;马勃消散血中之毒;僵蚕清热散结;赤芍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忍冬藤、络石藤清热通络,凉血消肿;前胡功专降气,气降则火降而痰消;玄参凉血解毒散结;桔梗与泻下药同用,能使肺气开而腑气通,引诸药直达病所;白茅根泻火凉血。综观全方,共奏清热解毒、化瘀散结之功效。 现代 药 理学 研究 表明,方中板蓝根、蒲公英、柴胡、赤芍、忍冬藤等均不同程度地对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流感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诸药相伍能明显发挥解热、消 证合拍,其效显著。
《本草纲目》载吴茱萸“其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口疮、鼻衄虽系上焦郁热为患,但以吴茱萸末米醋调成糊状,敷于涌泉穴,同样能达到引热下行的 治疗 效果。由此可见,只要辨证准确,配伍得当,就能取得显著疗效,且年龄越小、病程越短,效果越好。吴茱萸外用安全可靠, 经济 方便,无任何毒副作用,儿童乐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炎、镇痛、消肿的作用。
3.2重视大黄在本方中的重要作用大黄具有攻积导滞、泻火解毒和活血化瘀的双重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大黄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阴性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常见的致病性真菌和流感病毒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可清除内毒素。历代医家在治疗火邪上炎的病症合并热毒疮疡时也多使用大黄与清热解毒药伍用。大黄的用量与疾病的转归有着直接的关系。其用量大小以能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为宜,这样发热和腮肿均可迎刃而解。“痄腮”患儿服药后必须保持大便每日2~3次,故在问诊中一定要询问大便情况,从而决定大黄在处方中的用量。若患儿发病后及时服用此方,一般3~6 d可痊愈。在笔者治疗的患儿中腮肿不需要外敷中药或草药,而红肿热痛同样很快消失。在治疗期间嘱患儿食用清淡饮食,忌鱼虾海鲜,多吃蔬菜水果,同时注意预防交叉感染。
4典型病例
王伟,男,6岁,1998年3月28日初诊。其母代诉:患儿发热、双侧腮腺明显肿痛3 d,张口、咀嚼食物时疼痛加重。检查:体温38 ,双耳下以耳垂为中心部位漫肿,触之灼热而疼痛拒按,咽部充血疼痛,恶心纳差,大便3 d未解,舌质红,舌苔黄厚少津。诊断为“痄腮”。给予“消腮饮”:板蓝根20 g、蒲公英20 g、大黄10 g、柴胡10 g、地龙6 g、马勃6 g、僵蚕10 g、赤芍10 g、忍冬藤15 g、络石藤15 g、前胡10 g、玄参10 g、桔梗6 g、山豆根6 g、白茅根10 g,共进3剂。4月1日二诊:望其双侧腮肿明显缓解,身热已退,原方继进3剂收功。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某高校609例中年教师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的调查分析.doc
- 柘荣-太子参筑起“海西药城”.doc
- 柴枳半夏泻心汤对溃疡样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疗效及胃酸的影响.doc
- 柴胡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doc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方对高架十字迷宫大鼠行为学的影响.doc
- 柴胡在临床应用上的体会.doc
- 柴芩双解颗粒药效学研究.doc
- 栀制人参的药性变化研究.doc
- 栀子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病理改变及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doc
- 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小儿急性上感发热疗效观察.doc
- 2025至2030全球与中国优质棉市场销售渠道及未来经营格局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冷冻架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碳密封圈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移动式建筑起重机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房间分隔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农业旅游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产学研合作创新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血管内温度管理系统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3D打印假体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铝箔容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