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症Ⅲ号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50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消症Ⅲ号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50例

消症号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50例 【关键词】 消症号;乳腺小叶增生症 笔者2006年1月~2007年12月,用自制消症号 治疗 乳腺小叶增生症5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为门诊已婚患者,年龄在25~53岁之间。病程2个月~5年,其中病程在6个月以上者36例。育龄期47例,绝经期3例。单侧乳房痛15例,经前乳房胀痛伴片状包块14例。诉有情绪激动、心烦者37例。全部患者经红外线扫描确诊为乳腺小叶增生症。 1.2 治疗方法 1.2.1 消症号组成 柴胡10 g,当归15 g,赤白芍15 g,郁金12 g,元胡15 g,黄药子10 g,浙贝10 g,夏枯草30 g,云苓15 g,白术10 g,牡蛎30 g,丹参30 g,青陈皮15 g等。 1.2.2 炮制方法 将上药烘干,用粉碎机过筛研末,制绿豆大小水丸,烘干灭菌后备用。 1.2.3 用药方法 每次6 g,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若触及乳房内有片状包块,配服消肿片(主要成分:制乳没、当归、地龙、马钱子、五灵脂等),每次3片,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服药期间,调情志,勿抑郁,禁辛辣食物,1个月1个疗程。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 显效:乳房胀痛及片状包块消失;有效:乳房胀痛减轻,片状包块变小变软;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 2.2 治疗结果 50例服药两个疗程后,37例疼痛消失,13例疼痛缓解,11例乳房片状包块消失,4例片状包块变小变软,进行3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消失。    3 讨论 乳腺小叶增生症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乳癖”范畴,多见于多次人工、药物流产,使用避孕药具、工作生活压力大的妇女。上述因素使育龄期妇女体内雌孕激素平衡失调,雌激素水平升高,从而刺激乳腺腺管上皮增生,促进钠水潴留,使乳腺小叶局部充血水肿,导致经前乳房肿胀疼痛加重。中医认为,乳房及肝经循行之处,肝藏血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而乳癖患者,多忧思多虑,七情不畅,肝失条达,肝郁气滞,结于脉络,结块疼痛。故治以疏肝理气,调畅气机为主,活血软坚散结为辅[1]。消症号中“柴胡疏肝汤”疏肝行气,活血止痛;“消遥散”疏肝解郁,健脾养血。浙贝、夏枯草、牡蛎、黄药子软坚散结,丹参、元胡活血止痛。 现代 药理研究,丹参、赤白芍、元胡、云苓、柴胡具有镇静安眠镇痛功效;云苓、白术、夏枯草利尿;黄药子、夏枯草、丹参、赤芍、浙贝抗肿瘤[2]。因此,消症号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养血,利气活血、软坚散结之功效,再配以消肿片,效果显著,临床使用过程中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笔者常用此品治疗因内分泌失调所致月经先后不定期之月经病、面部黄褐斑等疗效良好。 【 参考 文献 】 1 张玉珍.中医妇 科学 .北京: 中国 中医药出版社,2002. 2 翁维健.中药应用鉴别.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1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