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3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

2.3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湘教版选必一2·3——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目录contents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地表形态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农业工业交通人口

课标定向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结合实例,分析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3.树立因地制宜,趋利避害,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关系影响、制约适应、改造地表形态人类活动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壹

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阅读课本自学并完成学案表格1:(P47)1.聚落的概念及类型,地形对聚落聚落有什么影响?(P50-51)2.影响交通线路的因素,地形对交通线路有什么影响?城镇乡村

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

观察:郭亮村与定州市聚落卫星图,总结聚落规模、分布、人口等特点地区聚落规模分布聚居人口山区较小相对分散较少平原一般较大相对集中,呈团聚型、棋盘式格局较多

课堂活动1P48-49山区地形较为复杂,地势起伏较大,聚落多分布于山间盆地较平坦地区,因而分布较为分散,规模较小。平原地区地势平坦,相对开阔,聚落的分布、规模受地形的限制较小,因而分布相对密集,规模也较大。试从地形的角度,分析两种聚落形成的主要原因。(答题要点:地形,聚落分布)

半坡村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是先民在接近水源又不会被洪水淹没的河流阶地上,建造的相对集中的居住场所。分析先民选择该种地貌修建村落的原因。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水源,利于农业发展;②海拔相对较高,利于防洪。课堂阅读P48趋利避害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面积约56万平方千米。盆地地形封闭,四周高山环绕,气候特别干旱。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盆地中部。绿洲呈串珠状分布于盆地边缘,多位于山前冲积扇、洪积扇中下部,这些地方地形较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呈串珠状分布在盆地边缘位于河流出山口(2)其为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了哪些便利?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利于农业发展(1)简述山前冲积扇、洪积扇分布特点与原因。课堂活动2P49

阅读诗句“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完成下面小题。1.诗句描述的是聚落()①乡村②城市③平原④山区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诗句描述的聚落具有特点()①规模较小②空间分布相对分散③聚居的人口较少④呈团块状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CD随堂练习1

随堂练习1丽江古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坐落在丽江坝子西北部,海拔2400余米,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两面比较开阔。3.丽江古城形成和发展利用的有利地形条件有()①丽江坝子西北部地势平坦,便于筑城②引雪山融水进入城中,航运便利③向东南方向敞开,有利于夏季风进入④北有山岭阻挡冬季风,冬无严寒⑤纬度较低,白昼长,冬季温暖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①③⑤A

随堂练习1下图为“西藏自治区主要城镇分布示意图”。4.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A.宽阔的平原地区 B.深切的河谷地带C.平坦的高原面 D.凉爽的高山地区B

多分布在山麓冲积扇的绿洲上北方平原区南方低山丘陵区云贵高原青藏高原西北地区地表形态聚落(形态与区位)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人口较多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多分布在地势较低河谷地区多分布在相对平坦的山间盆地课堂小结1

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

气候社会经济因素地形水文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对交通线的影响尤为深刻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①②③④

我国交通线路密度分布图第三级阶梯交通线路密度最大,第二级阶梯次之,第一级阶梯最小。总体表现出西部稀疏、东部稠密的特点。三大级阶梯上的交通线路密度如何?

我国交通线路密度分布图①地形影响建设难度和建设成本;②人口、聚落的密度,工农业的集中程度影响交通需求;分析我国交通线路密度分布的原因?

平原地区,地形对交通建设的限制较少。在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交通线路一般呈网络状。山区地形起伏较大,交通建设的限制性因素较多。为了减缓道路坡度,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形分布对比不同地形与交通线路的形态的关系,并分析原因。观察

材料:四川盆地四面环山地形封闭,对外联系不便,素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在历史上,出入四川盆地主要依赖南北两条线路。北线是剑阁蜀道是过剑门关、穿越米仓山,再往汉中去的山路,以“剑门天下险”闻名。如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