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103肿瘤11-142010.03剖析
肿瘤本质上是基因病 与肿瘤发生有关的基因有: 原癌基因 癌基因 肿瘤抑制基因 凋亡调节基因 DNA修复基因 一、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 (一)定义 是正常细胞所具有的基因,其表达 的产物是细胞生长和增殖过程中不可 缺少的重要物质。 (二)原癌基因的产物和功能 原癌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有: 生长因子:如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SIS) 生长因子受体:如EGF受体家族(ERB-B1) 信号转导蛋白:如GTP结合蛋白(RAS) 核调节蛋白:如转录活化因子(MYC) 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如周期素依赖激酶 (CDK4) (三)原癌基因的激活方式 点突变 染色体易位 基因扩增 1、点突变 原癌基因结构发生改变,引起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改变,致功能异常 如: Ras Ras癌蛋白 原癌基因 2、染色体易位 (1)使原癌基因置于很强的启动子控制之下,转录增加,使 原癌基因过度表达 (2)或形成新的杂合基因产生 致癌融合蛋白 3、基因扩增: DNA序列的过度复制 导致基因产物过量表达 二、癌基因(oncogene) (一)定义 恶性肿瘤细胞中能够促进细胞自主生长的基因称为癌基因。癌基因在正常细胞内的对应基因称为原癌基因。 (二)癌基因产物引起细胞转化的机制 ①生长因子增加 ②生长因子受体增加 ③产生突变的信号转导蛋白 ④转录因子增加 ⑤细胞周期调节因子的改变 三、肿瘤抑制基因 (tumor suppressor gene) (一)定义 肿瘤抑制基因是正常细胞内存在的基 因,其产物能抑制细胞的生长,若其功能 丧失则促进细胞的肿瘤性转化。 (二)Rb基因 人类发现的第一个肿瘤抑制基因。 定位于13号染色体,编码Rb蛋白。 在调节细胞周期中起重要作用。 Rb基因的纯合性缺失见于所有的 视网膜母细胞瘤及部分骨肉瘤、乳腺 癌和小细胞肺癌等。 (三)p53基因 定位于17号染色体,编码正常P53蛋白(野生型)。 活化的P53蛋白具 “分子警察”作用: 保证基因组的遗传稳定 和维持基因组正常 研究表明:人类肿瘤50%以上 存在P53基因的突变,尤其在结肠 癌、肺癌、乳腺癌和胰腺癌的突变更 为多见。 四、凋亡调节基因和DNA修复基因 (一)凋亡调节基因: 抑制凋亡基因——bcl-2 促进凋亡基因——bax 正常情况下,二者在细胞内保持平衡 (二)DNA修复: 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 碱基切除修复 错配修复 在一些有遗传性DNA修复调节基 因突变或缺陷的人中,肿瘤的发病率 极高。 五、端粒、端粒酶和肿瘤 (一)端粒: 位于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也称为细胞的生命计时器。 (二) 端粒酶: 可修复端粒,使其始终保持一定长 度,从而保持细胞强大的自我复制 能力。 存在于生殖细胞和大多数恶性肿 瘤中。使肿瘤细胞具有无限复制的 能力。 六、肿瘤发生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 肿瘤的发生不是单个基因突变的结果,而是一个长期的、分阶段的、多种基因突变积累的过程。 每次癌变都包含有10次或更多次的 不同基因的突变,积累而完成 多个原癌基因的激活 多个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 第十二节 环境致瘤因素 一、化学致癌因素 (一)直接化学致癌物 这类化学致癌物不需要在体内代谢活化即可致癌,一般为弱致癌剂,致癌时间长。 较少 (二)间接化学致癌物 绝大多数化学致癌物质在体(肝) 进行代谢,活化后才能致癌,称为间 接化学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其代谢活 化产物称终末致癌物。 如:3、4-苯并芘是间接致癌物, 其终末致癌物是环氧化物。 1、多环芳烃: 存在于石油、煤焦油中。在肝内氧化后形成环氧化物致癌 肺癌、胃癌等 2、芳香胺类与氨基偶氮染料 存在于染料、橡胶、食用色素 中,在肝内经代谢形成羟胺衍生物 致癌。 印染厂工人、橡胶厂工人膀胱癌高发 3、亚硝胺类 存在于含亚硝胺的食物或细菌内, 在体内经羟化形成烷化碳离子致癌。 食物中亚硝胺含量高可致食管癌。 4、真菌毒素 存在于霉变食物中,黄曲霉毒素的 致癌作用很强,比奶油黄大900倍, 比二甲基亚硝胺大75倍。 黄曲霉毒素B1在肝细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城市化现象及其对策研究课件.pptx
-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pptx
- 01-计算机系统概述.ppt
- 我学院:游戏策划2.doc
- 我学院:VR延迟优化方法.docx
- 我寄给你一粒种子.ppt
- 我在做,你在看.ppt
- 我在联合国作报告.ppt
- 我国钢·混组合结构桥的应用与发展.ppt
- 我平凡自非凡.ppt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