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眼中的抗战——抗战中的家书课件
我眼中的抗战
--------抗战中的家书
背景介绍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隆隆炮声,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雄壮序幕。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中华民族人民团结一心,凝聚力量,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抗战,中共在敌后战场抗战。
抗日战争历时八年,经历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战役,台儿庄战役的胜利,阻碍了日军的推进,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
国共两党密切配合,取得了无数战役的胜利。但是,由于国民党在政治上实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在军事上则采取单纯防御的战略方针,所以,尽管国民党军队的许多官兵对日军的进攻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正面战场的战局仍非常不利。而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提出一条依靠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战的路线。毛泽东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问题,批判和克服了王明的右倾主义路线,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原则,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行。
1945年8月15日,日军正式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共进行大规模和较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人。在中共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压迫。
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达到了从辛亥革命以来的空前一统,为后来中国共产党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是中国近代历史第一次抗击外国侵略的胜利,有效地打击并减缓了法西斯势力在世界的蔓延!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的胜利,是多少人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换来的,又是多少人用生命换来的。他们也有家,他们也想念着远方的亲人。
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找寻藏在抗战家书中的深深报国情,拳拳游子心。
品读抗战家书
祭奠壮士国魂
左权
左权(1905--1942),湖南醴陵人,八路军高级将领。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协助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粉碎日军“扫荡”,取得了百团大战等许多战役的胜利。
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转移,不幸牺牲,年仅37岁。
牺牲后,延安和太行山根据地为其举行追悼会,并改辽县为左权县。
左权妻子——刘志兰
刘志兰(1917—1992)北京人。
1939年4月16日同左权结婚。婚后一年就为年已35岁的左权生下女儿左太北。1940年在延安保育院工作。1942年才25岁的她,在与左权婚后仅仅相处了一年多就永别了。
她当时伤心欲绝,在《解放日报》撰文纪念左权。渡过了悲伤时日后,她主动远离了丈夫生前的圈子,靠自己的能力努力工作。
左权牺牲后她也才知道丈夫曾被污陷为“托派”,并戴“罪”作战10余年。后经她四处奔走、多次写信,中央终于为左权受王明路线打击迫害一事予以平反。
左权家书
“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下,一时爬到妈妈怀里,又由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来闹个不休,真是快乐。”
家书一开篇,就回忆一家三口团聚时的快乐场景。离别之后再忆相聚,令人心碎却又无奈。我们似乎看到了左权将军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点着一支烟,在油灯下时而提笔写字,时而皱眉思索。
左权家书
“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敌人又自本区开始扫荡,明日准备搬家了。”
结尾,左权将军浪漫柔软的一面彻底展现出来。国难当头,相聚不易。战争给他们带来的苦难不仅是物质上的,精神上更是痛苦,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只能在梦中相见,只能以书信相通,只能相互遥远地牵挂着、思念着……
悼左权
虽几次传来你遇难的消息,但我不愿去相信。自然也怀着不安和悲痛的心情而焦虑着,切望着你仍然驰骋于太行山际。我曾写道:愿以廿年的生命换得你的生存;或许是重伤的归来,不管带着怎样残缺的肢体,我将尽全力看护你,以你的残缺为光荣,这虔诚的期望终于成为绝望!当得到你牺牲的通知时,陷我于绝望的悲痛中,痛哭、悲泣,释不去郁结的悲哀,吞噬着我的心,滴下血来。
悼左权
我不忍设想原来精神旺盛身体健康的你,怎样遍体弹伤地辗转于血泊中,也不敢想象你断绝最后的呼吸和思想时,想到未完的事业和亲爱的人时,怎样痛切地感到对生之留恋,我痛悔不在你的身旁,分担你的痛苦,这是永远的恨事了。
抗战家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是古往今来人们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集文学、史学、美学、书法、礼仪等元素于一体,承载着十分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尤其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写就的家书,其时代感就更加突出和鲜明。抗战将领、义士们视死如归,但他们也有普通人一样的爱、恨、情、仇人。他们的坚硬与他们的柔软一样感人。在这千千万万个英烈中,我们撷取几个杰出的代表,读一读赵一曼、戴安澜、张自忠、白雪樵的家书,感受到了他们强烈的壮志报国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