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换气功能检查
外呼吸进入肺泡的氧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进入血循环,而
血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弥散排到肺泡,这个过程称为“换气”,
也称为“内呼吸”。肺有效的气体交换与通气量、血流量、吸
入气体的分布和通气/血流比值以及气体的弥散有密切关系。
(一)气体分布 (gas distribution )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只有吸入的气体能均匀地
分布于每个肺泡,才能发挥最大的气体交换效率。但是,即
使是健康人,肺内气体分布也存在区域性差异,导致气体分
布的不均一性。其原因与气道阻力、顺应性和胸内压的不一
致有关。例如在直立位时肺尖部胸腔负压最高,并以
0.26cmH O /cm 的梯度向肺底部递减,结果引起上肺区扩张
2
程度大于下肺区。在此基础上再深吸气时,上肺区肺泡先扩
张,气体亦先进入上肺区,继而上、下肺区肺泡同时充气,
充气时间和数量也基本相同。当吸气至肺总量位 (TLC )时,
上肺区先终止扩张充气 (属快肺泡),而下肺区肺泡继续充气
(属慢肺泡)。另外,有阻塞性气道病变时,由于气道阻力不
一致,吸入气体容易进入气道阻力低的肺内。呼气过程中肺
泡压不能达到平衡和呼吸频率增加均会加重气体分布不均。
气体分布的测定方法和临床意义如下。
1.测定方法 本项检查是以测定氮浓度作为判定指标。
氮浓度不能直接测定,需通过吸入纯氧后测定呼出气中的氮
1
浓度来间接测定。测定方法有单次呼吸法和重复呼吸法两类,
其中以单次呼吸法为常用。单次呼吸法 (一口气氮稀释法)
测定时令受检者于深呼气至残气量 (RV)位后吸入纯氧至肺
总量 (TLC )位,然后缓慢均匀地呼气至残气位。操作者将呼
出气持续引入快速氮分析仪,连续测出呼出气中氮浓度,并
描记肺泡氮浓度曲线。呼气氮浓度与曲线呈 4 相变化:先排
出无效腔纯氧,氮浓度为零为工相,曲线呈平段;随后呼出
气为肺泡与气道混合气,氮浓度开始上升为Ⅱ相;待肺泡持
续排气,由于各部肺泡氮浓度接近,出现高浓度氮的相对水
平曲线为Ⅲ相,曲线呈肺泡平段;最后下肺区小气道关闭,
含更高浓度氮自上肺区呼出为Ⅳ相,曲线上扬 (图5-3-4 )。判
定指标以呼气至 750~1250ml 的瞬时氮浓度差为准,正常
1 .5 %。健康人吸入纯氧在肺内均匀分布,不同肺区的肺泡
氮被吸入纯氧稀释后,浓度接近。
2
重复呼吸7min 氮清洗法测定时,令受检者反复吸入纯氧
使肺内氮气连续冲洗出去,肺内的氮被每次吸入的纯氧稀释,
并随呼吸排出,使肺泡内氮浓度逐渐下降。反复吸入7min 后,
测定总的呼出肺泡气中氮的浓度。健康人肺内气体分布相对
均匀,氮浓度应2.5 %。
2.临床意义 吸入气体分布不均匀主要是由于不均匀的
气流阻力和顺应性。临床上支气管痉挛、受压可出现不均匀
的气流阻力;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肺气肿、肺淤血、肺
水肿等可降低肺顺应性。
(二)通气/血流比值
肺有效的气体交换不仅要求有足够的通气量和血流量,
而且要求通气与血流灌注 (即通气/血流比值 ventilation /
3
perfusion ratio,V /Q )在数量上比例适当。在静息状态下,
健康成人每分钟肺泡通气量 (VA )约4L ,血流量 (Q )约5L,
V /Q 比值为0.8 。但是肺内不同肺间区的V /Q 比值存在很大
差异,其原因是V /Q 比值受重力、体位和肺容积的影响,其
中重力和体位的影响最大。直立位时单位肺容积的通气肺底
部最多,肺尖部最少;而肺血流亦同样为肺底部最多,肺尖
部最少,结果导致V /Q 比值从肺底向肺尖进行性增高;但通
过生理上的调节,使整个肺的V /Q 取得适当的比值,以保证
最有效的气体交换。在病理情况下,局部血流障碍时,进入
肺泡的气体,由于未能和充足血流交换,V /Q 比值0.8,出
现无效腔气增加;反之,局部气道阻塞,V /Q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工程力学高斌版第八篇答案.pdf
- 01 2010年兴奋剂目录和检测方法.doc
- 第一章 下巴微创整形修复术三大方法.ppt
- 酸碱清洗剂(完整版)教学.ppt
- 执业医师短暂性复习重点记忆部分要领.pdf
- 热处理对荔枝果汁品质影响.pdf
- 动物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副本).pdf
- 第三篇 心肺功能评定.ppt
- 呼吸内科临床的路径.doc
- 第9讲 《AEGT-LP天才测验》.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