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体感觉训练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研究进展
!垦墨塑堕兰墨查兰Q!兰堡!旦笙丝鲞笙!塑曼蔓地!墅尘丛鲤!!坚!兰Q!!!!!!:丝!塑皇:! ·637·
本体感觉训练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研究进展
姜从玉1李骥耀·,2’s张鹏3吴族勇1奚国栋·扬晓春·朱玉连1胡永善-吴毅·
1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200040)
2上海普陀区利群医院 3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
4上海体育医院 5大阪神经疾患研究所(日本)
摘要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较为常见的慢性过劳性损伤.其发病主要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肩峰
形态改变、肩峰下间隙狭窄等,使肩部上举、前屈或外旋时肩峰与肱骨头之间反复撞击并引起肩袖软
组织病理性改变,造成肩部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而严重影响运动-OiI练效果。肩关节
通过关节、肌肉的静态稳定和动态约束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完成运动保障.其稳定性和功能性是关节
本体感觉与肌肉平衡功能的综合反映,损伤后的位置觉、运动觉等降低可加重关节不稳定状态.从而
增加肩峰下撞击的发生几率。本文针对肩峰下撞击的发病机制、诊断及与本体感觉之间的关系,通过
回顾本体感觉的神经中枢反馈对于维持运动觉、位置觉和神经肌肉控制能力等方面作用的研究进
展,提示本体感觉训练作为肩关节功能恢复的有效干预,是重建关节动力性功能稳定、促进运动功能
提高以及改善肩关节疼痛等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本体感觉;康复-OiI练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ubacromial 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的研究热点。
impingement
人体通过本体感觉准确感知自身的关节位置和
syndrome)是以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症状
为代表的常见病[1].临床上可占肩关节疼痛患者的 运动方向.尤其是在针对关节活动准确性要求较高
44%~65%E引。肩关节在上举、外展等系列活动中.由的各种运动中.通过完整的关节和周围组织的稳定
于解剖结构或动力学原因会造成肩关节稳定性下降 性协调,本体感觉对于运动成绩的表现影响很大。近
引起肩峰下组织反复发生撞击.进而导致肩峰下滑 年来随着本体感觉在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囊炎症、肩袖组织退变、甚至肩袖撕裂等病理变化, 和维持关节稳定性中凸显的重要性.本体感觉训练
以上症状多见于年轻运动员和中年人。不同的运动 作为康复治疗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受到广泛的重视和
方式在发病上区别较大,频繁地肩关节上举并外展、 应用[5].本文就本体感觉训练运用于肩关节撞击综
内收和内旋等上肢过头顶运动(过顶运动)项目如游 合征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泳、棒球、排球和网球等运动员是本综合征的高发人
1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诊断
群。据大学棒球运动员内部调查显示[引。56%的损伤者
中本综合征的发病率占25%.而游泳运动员罹患此综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发病可能与肩峰下间隙狭
合征(俗称“游泳肩”)的比率则更高,Stockel等[41报道窄、肩袖损伤等原因造成肩峰下滑囊和韧带等软组
大学游泳队运动员的患病率为47%.其中优秀运动 织的挤压有关。早年Neer等[s】认为肩峰形状和倾斜度
员可达48%。症状的持续或反复发作致使许多有望 的改变可能是引起肩袖撕裂和肩峰下撞击的重要原
夺金的运动员被迫减少、甚至停止训练。最终无缘金 因.诸多研究也发现肩峰形态、肩峰下表面与关节盂
牌.因此如何在不影响正常训练的前提下通过有效 之间的夹角[引.以及肩峰前后和内外侧长度的变异[s]
手段对本综合症进行预防、治疗和康复,已成为目前 等都与肩袖病变有密切关系。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
收稿日期:2012.10.14
基金项目:2011年度上海市体育局腾飞计划项目立项课题(编号:llTF023)
通信作者:李骥耀。Email:jiyaol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