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种改进格基群签名方案
一种改进的格基群签名方案 摘 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格的群签名方案,在LWE问题困难假设下,该方案是匿名的,并且本文方案的签名效率更高
关键词 群签名 格 匿名性
中图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A
群签名的概念是由Chaum和Van Heyst在1991年提出的,它是一种既具有匿名性又具有可追踪性的数字签名技术。群成员可代表群体进行匿名的签名,验证者可以用群公钥验证签名的有效性,但无法找到真正的签名者,当发生争议时可由群管理员揭示签名群成员的身份。群签名因自身良好的性质在电子投票、电子现金、电子拍卖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1基础知识
格(Lattice)是一类定义在有限域上的、离散的几何结构,是线性空间中n维向量构成的一个子集。其定义如下:
定义1:在n维向量空间中m个线性无关的向量(b1,b2,…,bm)所生成的向量集合:
L(b1,b2,…,bn)={tibi|ti∈Z}}
称为格。(b1,b2,…,bn)称为格的一组基。格中向量的长度用欧几里德范||x||数表示,矩阵x的长度定义为||x||=maxi||xi||。向量x到格的距离定义为:dist((AT),x)=min||(ATsx x)modq||
定义2(最短向量问题SVP):在格上寻找一个非零向量v,使得对于格上任意向量u有||v||≤||u||成立
2本文方案
设q=poly(n),m≥8nlogq,s= ()为系统参数,设H():{0,1}*→为一抗碰撞的哈希函数
(1)密钥生成(G.KeyGenGen(1n,1N)):计算(Bi,Si)←TrapSamp(1n,1m,q),然后对1≤i≤N,运行SuperSamp(1n,1m,q,Bi)得(Ai,Ti)。随机选取d+1个独立随机矩阵Ci∈(0≤i≤d),一个非零向量y和一个随机矩阵A0=。则系统公钥PK=((Ai,Bi)),追踪密钥TK=(Si),用户私钥gsk=(Ti)
(2)签名(G.Sign(gsk[j],M)):群成员Uj对消息M进行群签名,过程如下:
①选取向量r ←{0,1}n,并计算u=H(M||r)并根据u计算矩阵C=(-1)u[i]Ci;
②随机选择N+1个向量xi∈(i=0,1,…,s 1,s+1,…,N+1)且||xi|| ;
③令z=y Aixi CxN+1,运行SamplePre(Aj,Tj, ,z)得到短向量xj∈,使得Ajxj=z(modq)
④对于所有的i(0≤i≤N),抽样si←并计算zi=Bisi+xi(modq),令zN+1=xN+1最后根据判定语言Ls, 产生一个NIWI证明 ,并输出签名 =(r,z0,…,zN+1, )
(3)验证(G.Vrfy(PK,M, )):令u=H(M||r),计算C=(-1)u[i]Ci,当且仅当证明 正确且对于Aixi+CxN+1=y(modq)成立,则签名合法
(4)打开(G.Open(TK,M, )):群管理员利用{Si}输出使得dist((BT),zi)≤s成立的最小的,即为签名者
3安全性和效率分析
3.1正确性
对于一个合法的群签名(r,z1,z2,…,zN, ),那么显然 是一个有效的证明。并且对于所有的i(1≤i≤N)有:Aizi=Ai(Bsi+ei)=Aiei=H(M||i)(modq)
3.2 匿名性
方案的匿名性依赖于LWE问题的困难性,由于zi=Bsi+ei(modq),所以xj与其它的xi是统计不可区分的。因为敌手不能通过zi找到签名者,方案具有匿名性
3.3可追踪性
定理1:如果存在概率多项式时间敌手经过询问后,能够以概率 攻破群签名的可追踪性,那么就存在概率多项式时间敌手F以概率 /N攻破GPV签名
3.4不可伪造性
定理2:如果敌手能伪造本方案的一个群签名,则可以以不可忽略的概率攻破GPV签名
3.5效率分析
参考文献
[1] Chaum D and Van Heyst E.Group signatures. In Advances in Cryptology-Eurocrypt91,volune 547 of LNCS,pages 257-265.Springer,1991.
[2] 蔡志伟,王立斌,马昌社.一种基于身份的高效短群签名方案[J].计算机工程,2011,37(18):145-147.
[3] Dov Gordon S,Jonathan Katz,Vinod Vaikuntanathan.A group signature scheme from lattice assumptions [A].In:Procee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