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之实结合
;古代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1、实写:
2、虚写:;1、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6、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描写了离别时凄清的环境和两人难舍难分的情景,写的是现实之景,是实写。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是想象中的别后所见景象和凄清孤寂的生活情景,是想象之景,是虚写。
本诗虚实结合,丰富了诗歌离别的内容,拓展了诗歌凄清的意境,渲染和强化了诗歌词人与恋人离别时的伤感,孤独,无奈的感情。
;虚实结合(相生)题解题步骤:;越中览古;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
问: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1、虚实结合能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2、虚景和实景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诗人情感(感慨)的。(如《越中览古》)
3、虚景和实景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诗人情感的。(如《雨霖铃》);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6分)(05年高考天津卷)
凉州词(其一)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
1、边城:唐代边境城镇,与吐蕃对峙.
2、安西:安史之乱后陷落,作者写此诗时安西已被吐蕃辖管三十多年。
3、碛:qì,沙漠。
4 练:白绢,泛指丝绸
本诗运用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 黄昏时分,边城阴雨连绵,雁儿在阴沉沉的暮雨中低飞,似乎在寻找着什么?透过丝丝细雨,看见远处的沙漠在低吟着,似乎在诉说着久违的感觉.
河边的芦苇发芽似笋,抽枝吐叶,每一片嫩嫩的叶子,都被雨水洗刷着,争着向上生长,仿佛看到了春天的到来,生命的希望.
这时,从沙漠遥遥传来的络绎不绝的驮铃声,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支驮运货物在缓缓行进的骆驼队伍,由远及近,穿过沙漠,到达遥远的安西.
同时,诗人的那颗无比沉重的心也随那逐渐向远方消逝的驮铃声,越过了沙漠,飞到了那虽然远在视线之外,却时时进入思念中的安西.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6分)(05年高考天津卷)
凉州词(其一)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诗中前两句暮雨、低雁、芦、笋为实写(1分),营造了春天阴沉昏暗的意境(1分),表达了诗人对紧张恐怖边境的担忧之情(1分);
诗中后两句遥远的驮铃声为实写,驼队应该穿过沙漠后到安西为虚写,(1分)是想象的繁华的丝绸商运之景,
诗歌通过想象和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作者盼望收复安西边镇 ,恢复往日繁荣的感情(1分) 。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问: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课堂小结;2015年安徽高考语文:《月圆》;;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
阐运用(结合诗句概括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析效果(a.前后对比,突出主旨、情感 )
(b.烘托渲染氛围,表达情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