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气球飞越北极百年挑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热气球飞越北极的百年挑战   热气球不适合飞越极地 热气球观光是一件很浪漫的事,它的原理也很简单。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空气加热后密度变小,在大气压力作用下,气球会产生向上的浮力,当浮力大于热气球自重时,就能飞起来。除热气球外,还有轻气球(氢气或氦气)和罗泽气球(氦气和空气混合)两类,它们的控制方法不太一样,但基本原理完全一样 热气球没有机翼,也没有螺旋桨,它通过调节高度顺应不同气流而飞行。如果天气条件不稳定,最好不要飞行。我国《热气球飞行规则》明确规定,热气球自由飞行的风速最大不得超过8米/秒(28.8千米/时)。如果风速偏大,会把热气球吹离航道,甚至发生飞行事故 地球上许多地方都可以乘坐热气球飞行,唯有两极地区最不合适。极地气候不稳定,恶劣天气时有发生。雾、雪、积冰、结霜,这些都会妨碍热气球乘员视线,严重时还会引起飞行器的机械故障。另外极昼时没有黑夜,一天24小时处在日光照射下,极易引起乘员生物钟紊乱,导致极度疲乏 如果真要去探险,北极或许会比南极容易些,而且最好在白天,也就是每年5-10月北极极昼之时 北极也不是那么容易去探险的。北极气温非常低,即便在一年最暖的8月份,平均气温也仅达到-8℃。而且极昼时在阳光24小时照射下,水气蒸发量大,云量也较多,散布的积云常发展成雷雨。雷雨对飞行(包括飞机和热气球)的危害很大。雷雨降水常常是暴雨,雷雨云又是低云,暴雨和低云严重影响能见度,影响热气球乘员和飞行员目视判断。而且一旦闪电击中飞行器,后果不堪设想 百年之前: 人类第一次热气球北极探险 然而人类天生具有冒险精神,不论环境多么恶劣,总有人敢于第一个吃螃蟹,乘坐热气球北极探险 19世纪90年代,瑞典工程师安德烈首先提出乘坐热气球去北极探险。经过筹划部署,这个计划还得到了炸药发明家诺贝尔和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的支持 与安德烈同行的还有两位科学家,一位是23岁的物理学家斯特林堡,另一位是27岁的工程师弗兰克尔。他们的热气球从法国巴黎订制,质量上乘。为保证北极的寒冷气候不影响热气球,他们特地造了一个五层楼大小的防护罩 经过各方面精心准备,1897年7月11日,安德烈的小组从瑞典升空启航,飞往北极。根据天气情况,他们预计飞行30至60小时就能到达北极点。然而不幸的是,他们出发后,再也没有传回任何消息 33年后,一队地质学家经过一个北极小岛,发现了几具人类遗骸和一处营地遗迹,还有一套日记本。经过科学化验,证实这几具遗骸就是安德烈他们三人,这让人非常意外和震惊!日记本被冰雪浸蚀得厉害,但经过科学家的特殊保护处理,依然使记录重见天日 原来他们出发之后,气球很快从高空落下,采取紧急措施后,他们贴着冰层滑行了三天之久,但气球最终仍然坠毁了。失去了飞行工具,他们就完全丧失了继续前进的希望。而且坠毁之地距他们出发地有500千米,距目的地――北极点也有500千米。这很尴尬,让他们进退维谷 面对冰冷的海水、破碎的浮冰和肆虐的寒风,他们不得不独自应付。把装备打包后,他们既没有狗来拉雪橇,也没有船能顺水漂流,只能自己拉着去寻找能活下去的地方。他们找准方向,在浮冰上艰难跋涉。但是,他们再次绝望了,因为通过计算,他们发现北冰洋的洋流托着浮冰,也托着他们,正漂向相反的方向。结果,他们离计划宿营的地方越来越远,气温越来越低,食物也越来越少,有人还患上了雪盲症 日记的记载截止于1897年10月8日,安德烈最后记载着天气突然恶化,然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谁也不知道了,直到他们的遗体被后人发现 百年之后: 几乎完美的热气球北极探险 即使遇到如此大的挫折,后人探险之热情依然不减。大约100年后,英国探险家亚当斯再次开启了热气球北极探险 亚当斯热衷于探险,他登上过地球七个大陆上所有的最高峰,分别到达过南北极的地理极点与南北磁极点。在探险的行家里手看来,乘热气球的最大挑战就是到达北极。在北极必须面临其他地方没有的生存问题,那里天气极不稳定,暴风雪随时会出现;随着经线在北极汇合,磁场力量越来越强,北极磁场强烈干扰导航,只有最先进的卫星导航才能有效地帮助探险家确定方向 作为探险家,亚当斯把目标锁定在北极,既是挑战自己,也是向安德烈致敬,以完成他未竞之事业。2000年5月28日,亚当斯仍然从瑞典出发,乘坐24米高的热气球飞向了北极。他没有同伴,独自一人飞行了4天,共前行960千米 除了睡觉,亚当斯近乎完美地战胜了在北极面临的所有挑战。飞行中,他时刻处在24小时不间断的阳光照射下,还必须不断检查航向、风向和热气球高度,每天睡觉时间从没超过3小时。进入北极腹地越来越深,亚当斯也几乎疲劳到极点。在靠近极点的前一天,极度疲劳几乎酿成大祸,他差一点从1200米高空坠落到北冰洋 最终,由于身体极度透支和极地风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