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孕育写作种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阅读教学中孕育写作种子

在阅读教学中孕育写作的种子   [摘 要]作为语文教师,应有敏锐的洞察力、强烈的语文意识,在阅读教学的“例子”中发现作者是怎样描写事物、表达情感,并引导学生学习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从关注细节入手、从有序表达入手、从品读语言入手,使学生孕育“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和“言之有情”的种子 [关键词]阅读教学 写作 种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6-028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为教师应有敏锐的洞察力、强烈的语文意识,在阅读教学的“例子”中发现作者是怎样描写事物、表达情感的。这样才能基于“例子”,做到以点带面、学以致用,在学生的心田撒下一颗颗写作的种子,使“教课文”转身为“教语文”,从而提升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从关注细节入手,孕育“言之有物”的种子 “言之有物”,就是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讲明白,就是把一个人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写具体。翻开学生的习作,叙述笼统、记流水账等现象比比皆是。其实,苏教版教材为学生如何具体描写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如,《大江保卫战》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教学中,从人物动作这个细节描写入手,抓住“咬”“拔”“扯”“捆”“扛”“爬”这几个动词,让学生品读感悟,学习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描写手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细节入手,带着学生去感受文章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和环境具体、生动而又细腻的描写,体会其表达的效果 二、从有序表达入手,孕育“言之有序”的种子 打开学生的习作,最常见的毛病是颠三倒四、没有条理;倾听学生的说话,最常听到的就是“后来,后来……”“然后,然后……”总而言之,就是言之无序。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就要以教材这个“例子”为基点,渗透有序表达的训练 比如,《早》一课中,作者按“门两边―南墙上―东面―画前面―东北角”的顺序介绍了三味书屋内的陈设。我们要善于发现课文中表示时间、方位等关键词,抓住教材在表达顺序上的特点进行指导。在教《珍珠鸟》第四自然段时,我首先让学生采用边读边思考的方法,用笔圈出这一自然段中能表现小珍珠鸟逐步“信赖”作者的一些词语。学生很快抓住了“起先”“随后”“渐渐地”“后来”这些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接着,指导学生把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这样,让学生不仅体会到小珍珠鸟信赖“我”的过程,更要让他们知道这样表达就能做到言之有序、条理清晰。最后,我抛出这样一个话题:用上这些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介绍生活中的一件事、一个场景、一次活动等。课堂上,留足时间给学生充分表达,让他们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从品读语言入手,孕育“言之有情”的种子 朱光潜在《咬文嚼字》这篇文章中说到: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而实际上是整理思想和情感。在一篇文章中,往往有一些意义深刻、饱含深情的词语或句子,教师在教学中应紧扣这些关键点,带领学生慢慢品味,品出语言内在的韵味,解读言语形式的密码 《爱如茉莉》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一位教师在教学时出示了“钻”“跳”“冒”这些动词与文中的“探”进行比较。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这个探让我们想到此时的太阳是小心翼翼的,因为它怕惊醒爸爸和妈妈。”“如果用跳冒这样的字眼会让人觉得太阳有点莽撞,而探会让人感到早晨的阳光是温柔的,就像爸爸对妈妈温柔的爱。”……朱光潜先生说: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学生们在比较、品读中走进文字的背后,触摸到文字传递的温度和情感 品读语言文字,要以朗读为手段,促进学生深入理解、体验情感、揣摩语言,强化语感。在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时,我以读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诗歌句式的工整、节奏与韵律的灵动。在熟读的基础上,我将这首诗稍作变动:“我们爱你――清奇俊秀的桂林山水,浓妆淡抹的杭州西湖,云雾缥缈的黄山、庐山,波澜壮阔的长江、黄河……”与原诗:“我们爱你――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黄山、庐山的云雾缥缈,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进行对比,让学生诵读,充分感受不同句式表达出不同的效果。学生在对比朗读中更能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