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几点思考.pdf

关于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几点思考.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几点思考.pdf

· 130 ·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7年 第2期 关于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几点思考 石士奎,汤晓敏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安徽 蚌埠 233000) [摘要]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教育规模 的扩大与许多院校软硬件设施不足之 间的矛盾不容小觑。研究生 自身素质、导师的业务能力与科研水 平、教育与培养模式等均会对研究生培养产生影响。医学研究生教育与培养必须摒弃 “无师而导”与 “师 而不导”,严把研究生入学准入关,不断探索有效的教育与培养模式。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导师;教育;培养 DOI:10.3969/j.issn.1002—1701.2017.02.066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1701(2017)02_013O02 医学研究生是医疗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后备力量,他 是同国际研究生教育接轨必然途径,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 们中的绝大多数将来会成为国家医疗卫生工作的骨干_1]。 评估实践必然需要[引。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医学教育层次结构中最高的教育等级, 三、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与培养中 “无师而导”与 “师而 承担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知识创新工程与高素质创新型 不导” 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使命幢J。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已进入 导师是研究生进入学术殿堂的敲门砖 、引路人 ,在医学 一 个快速发展时期,教育规模的扩大与许多院校软硬件设 研究生教育与培养中,必须摒弃 “无师而导”与 “师而不导”。 施不足之间的矛盾却不容小觑。 (一)“无师而导”。 一 、 国家研究生教育与培养宗旨 “师”由师资力量或师资条件衍生而来,指导师 自身业 国家研究生教育与培养宗 旨是培养德才兼备、业务精 务能力与科研水平;“导”指指导,指引。“无师而导”指导师 良、科研创新有力的新型人才。国家重视与投入是摇篮,导 实际业务能力与科研水平达不到导师要求 ,导师资格取得 师是研究生进入学术殿堂的引路人 ,培养 出服务社会经济 只是为了顺应研究生扩招及某种程度上弥补或缓解院校软 发展、造福人类健康的创新型人才是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 硬件实施不足。从长远看,“无师而导”不利于医学研究生 关键。 教育整体素质跟进。 二、中美医学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模式差异 (二)“师而不导”。 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仅几十年历史 ,美 国从 1861年耶 “师而不导”指导师具备一定业务能力与科研水平,但 鲁大学授予第一个博士学位至今已150余年历史。我国研 不能把足够时间与精力用于知识传承。一种情况归结为导 究生教育基本属于 “严进宽出”,入学考试制度并不能全方 师疲于临床工作,无暇顾及科研投入,缺乏新知识 的了解 , 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内在潜能,且缺乏一套完善、科 对研究生指导缺乏时效性与前瞻性 。另外,因导师参与一 学、均衡的评价体系 ,教育质量不可避免地存在地域差异, 定管理工作,疏于临床业务、科研及对研究生指导。临床业 校间差异,“宽出”机制又使几乎所有研究生都能顺利毕业, 务靠实践与刻苦求索积累,科研灵感源于临床,临床环境重 更难以客观评估研究生的优劣。美国医学研究生教育 “宽 要性在于可当场评估并检测运用所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 进严出”,只要选修了医学院校入学要求的课程,获得任何 能力_6j。疏于临床,科研无从谈起。 学科学位都可参加医学院校的入学考试_3J。美国医学院校 科研诚信是科研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L7],并潜移默化 在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