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谏太宗十思疏课用精要
* 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思考: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如何?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徵没,朕亡一镜矣!” 字玄成。唐朝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隋末参加李密义军,掌管文檄。太宗时任_______,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升任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敢于犯颜直谏,被称为“_______”,所言多被太宗采纳。 魏徵 政治家 史学家 文学家 诤臣 谏议大夫 谏 太宗 十思 疏 对象 内容 劝戒 文体 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本文是魏徵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太宗登基之初,励精图治,政策比较正确,国内出现了百姓富足、社会安定、国力渐强的“贞观之治”。后来,太宗开始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苑囿,正直的魏徵对此深感担忧,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从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劝太宗“鉴彼之所亡,念我之所以保”,励精政道,巩固统治。 正字音 求木之长(cháng)? 浚(jùn)其泉源 德不处(chǔ)其厚 塞(sè)源? 载(zài)舟 壅(yōng)蔽 谗邪(xié) 黜(chù)恶 谬(miù)赏 ??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 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 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 明哲乎? 语气词 不译 使动 使……稳固 疏通 最愚昧无知的人 比喻论证、正反对比引出治国之理 古今异义 古:树木的根部 今: 事物的根源 固定搭配 何况……呢? 译文:我听说想要树长得高,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长得高,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地位低见识浅,(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排比句1 排比句2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 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 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 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主持、掌握 形作名 重任 形作名 重大的地位 皇权 美好、福祉 形作名 安逸的环境、危难的时刻 动词 行 保持 克服 这 判断句 提出主旨: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译文: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好。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是挖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远啊。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 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 所有的 大 能够 形作动 坚持到底 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 固定搭配 难道……吗? 列举历代君主不得善终的现象 (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忧虑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但大功告成之后国君的品德就开始衰微了。国君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 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 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 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 行路。 层层剖析 指臣民 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 古今异义 古:放纵情欲 今:尽情 古今异义 古:路人 毫无关系的人 今:走路 当初取得天下的时才能有余,现在守天下才能就不足,什么原因呢?因为通常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已经成功,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虽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结成一家,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