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风抗震考试必备.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风抗震考试必备

1震级: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度量。烈度:地震对地表及工程结构影响的强弱程度 2桥梁抗震设防的合理安全度原则——寻找经济与安全之间的合理平衡,既要使震前用于抗震设防的经济投入不超过当前的经济能力,又要使地震中经过抗震设计的桥梁的破坏程度限制在人们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确定桥梁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时,一般应考虑以下三方面因素:?? 根据桥梁的重要性程度确定该结构的设计基准期;?? 地震破坏后,桥梁结构功能丧失可能引起次生灾害的损失;?? 建设单位所能承担抗震防灾的最大经济能力。 3结构地震振动方程: 4地震力理论也称地震作用理论,研究地震时地面运动对结构物产生的动态效果。地震力研究:1确定性地震力理论(以地震运动为确定运动)2概率性地震理论(以地震运动为随机运动) 5桥梁抗震设计的任务,是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并为结构提供较强的抗震能力,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正确选择能够有效地抵抗地震作用的结构形式;?? 合理地分配结构的刚度、质量和阻尼等动力参数,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构件和材料的承载和变形能力;?? 正确估计地震可能对结构造成的破坏,以便通过结构、构造和其它抗震措施,使损失控制在限定的范围内。 6桥梁抗震概念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选择良好的抗震结构体系,从抗震的角度来看,理想的桥梁结构体系布置应是:??从几何线形上看:是直桥,而且各墩高度相差不大。弯桥或斜桥会使地震反应复杂化,而墩高不等则导致桥墩刚度不等,从而造成地震惯性力的分配不均匀,对整体结构的抗震不利。??从结构布局上看:上部结构是连续的,伸缩缝尽可能少;桥梁保持小跨径;在多个桥墩上布置弹性支座;各个桥墩的强度和刚度在各个方向都相同;基础是建造在坚硬的场地上。要求上部结构是连续的,并尽可能少用伸缩缝,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落梁。象简支梁以及使用挂梁的桥梁,相对容易落梁,在地震区使用时应考虑采用防止落梁的构造和装置。要求桥梁保持小跨径,主要是希望桥墩承受的轴压水平较低,从而可以获得更佳的延性。要求弹性支座布置在多个桥墩上,目的是为了把地震力分散到更多的桥墩。 7延性:材料、构件或结构的延性,通常定义为在初始强度没有明显退化情况下的非弹性变形能力。 延性指标:(1)曲率延性系数:钢筋混凝土延性构件的非弹性变形能力,来自塑性铰区截面的塑性转动能力,因此可以采用截面的曲率延性系数来反映。曲率延性系数定义为截面的极限曲率与屈服曲率之比,即:式中,φ y和u分别表示塑性铰区截面的屈服曲率和极限曲率。(2)位移延性系数: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位移延性系数定义为构件的极限位移与屈服位移之比,即:式中, y和u分别表示延性构件的屈服位移和极限位移。 8延性对桥梁抗震的意义:(1) 从变形的角度:从变形的角度看,地震造成结构损坏的原因,在于它激起的变形超出了结构的弹性极限变形;同样,地震造成结构倒塌的原因,在于它激起的反复的弹塑性变形循环,超出了结构的滞回延性。通过设计,使结构具有能够适应大地震激起的反复的弹塑性变形循环的滞回延性,则结构在遭遇设计预期的大地震时,尽管可能严重损坏,但结构抗震设防的最低目标——免于倒塌破坏却始终能得到保证。这种思想即为延性抗震设计的基本思想。(2)从能量的角度:从能量的观点看,结构延性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将结构部分构件设计成具有较好的滞回延性,在预期的地震动作用下,通过延性构件发生的反复弹塑性变形循环耗散掉大量的地震输入能量,从而保证结构的抗震安全。 9减隔震技术的工作机理有三条:?? 采用柔性支承延长结构周期,减小结构地震反应;?? 采用阻尼器式能量耗散元件,限制结构位移;?? 保证结构在正常使用荷载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刚度。 10减震是利用特制的减震构件或装置,使之在强震时率先进入塑性区,产生大阻尼,大量消耗进入结构体系的能量,隔振则是利用隔震体系设法阻止地震能量进入主体结构 11减隔震技术与延性抗震设计的比较:从抗震原理上看,减隔震技术与延性抗震设计是类似的。两者都是通过延长周期以避开地震能量集中的周期范围,并且增大阻尼以耗散能量来达到减小地震反应的目的。但在具体实施的方法上,却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延性抗震设计允许很大的地震能量从地面传递到结构的重要构件上,设计考虑的是如何为结构提供抵抗地震的能力。减隔震技术的基本目的就是要大大减小传递到结构重要构件上的地震能量,而将这一地震能量转移到减隔震装置上。?? 延性抗震设计要求选定结构构件的特定部位(如梁桥桥墩墩底)屈服,并形成塑性铰以降低刚度延长周期,同时利用塑性铰的滞回特性提供耗能能力(相当于增大阻尼)。因此,结构构件的损伤是不可避免的,震后的修复工作比较麻烦。减隔震技术通过设置减隔震装置来延长周期,并增大阻尼以耗散能量。因此,可以避免结构构件的损伤,而减隔震装置发生损伤时,替换比较简单。 1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